为什么美元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
6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扩大了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l998年3月,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第二次美元危机。半个多月中,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美元。经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美国及黄金总库不再按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向黄金市场供应黄金,黄金市场的金价听任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落,至于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其持有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各国官方机构也按黄金官价进行结算。从此,自由市场的黄金价格便与黄金官价完全背离,在国际市场出现了黄金双价(TheSystem Of Dual Price Of Gold)。黄金双价制的实行,黄金总库也就不复存在,说明美国已经无力继续维持黄金市场的官价。
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国内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进发,使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更加低落,到1971年,一向盈余的商品贸易项目也开始出现了巨额赤字,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国际收支,美元大盘外流。各国普退认为美元定值过高。鉴于此,美国曾于1970年和1971年劝说盈余国(主要是德国和日本)实行货币升值,但没有成功。于是美元贬值的形势愈来愈明显。1971年5月,西欧主要金融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与其他硬通货的风潮。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地进行干预,有的甚至实行外汇管制。但是,这些措施都无法扼制住资本移动的狂潮,美元继续外流。面对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挤兑黄金的压力,美国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1年8月15日宣有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除对内采取冻结物价和工资,削减政府开支外,对外采取了两大措施,第一,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不再以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兑换黄金;第二,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
美元与黄金官价兑换的终止,使国际金融市场处于混乱状态。1971年12月,十国集团召开会议,达成“史密森协议”,将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由原来不超过平价的1%,扩大到2.25%。然而,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美元的小幅度贬值,并未能阻止美元危机与美国国际收支危机的继续发展,1973年12月,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日益严重,美元信用进一步下降,在国金融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联邦德国马克和日元,并进而抢购黄金的浪潮。美国政府在此情况下,于2月12日又一次宜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也相应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每盎司41. 22美元。美元的再度贬值仍未能制止美元危机,TYR年3月,西欧又出现了抛含美元,抢购黄金和联邦德国马克的风溯。最后西方国家经过磋商,达成协议:西方国家的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联邦德国在马克升值3%的条件下,与法国等西欧国家实行对美元的“联合浮动”;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它主要西方国家的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制。至此,各国钉住美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彻底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