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通货紧缩主要是由市场化竞争失衡而导致的收入分配失调所引起的,增加货币供应量无助于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政府应该使用诸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等非市场化的政策手段调节。
通货紧缩是个经济活动的病态现象,症状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长时间下降。按照西方货币主义学派的说法,这是一个"货币现象",是由于表面上的商品和劳务供求不平衡所造成的。从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较低的生活水平来看,消费的愿望是绝对的,所以根本不用去讨论供应是否绝对过剩的问题,而要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解决需求或消费能力上。根据中国的国情,可以把消费不足的现象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表现概括性地描述为:相当一部分经济活动的主体(自然人和法人)没有消费能力。这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即确实没有稳定的货币收入(如农民和下岗工人)而无法消费,和有货币收入但由于预期收入下降(如在岗职工和所谓的一部分中产阶级)而不敢消费两类。
由于没有公开准确的,关于资产在全社会分布状况的统计资料,这两种情况的比例现在还不是特别清楚。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是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樊纲先生的《中国财富报告》研究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根据我们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看到的一些新闻报道,没有稳定货币收入的情况所占的比例在逐大。同时以前有稳定货币收入的人群,现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经营不景气,货币收入状况也逐渐向没有稳定货币收入的方向恶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的流量资料,可以看出,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表现在:
(1)在岗职工收入增长较快,而下岗人员收入水平降低。
(2)行业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表现在某些行业效益好的企业薪资有上升趋势,而部分行业减员增效造成实际收入下降。
(3)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比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的增幅高了近12个百分点。这使得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之势继续加强。
(4)财富集中呈加速之势。由于市场化和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某些部门和企业利用体制上的优势,以高收费、垄断经营等方式谋取超额利润,使社会财富有日益集中的趋势。
由于高收入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已得到满足,其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品市场难以产生有效的拉动,而低收入居民因收入水平下降而无力消费。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引发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消费需求水平的降低。
研究并找出造成通货紧缩现象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绝对不能搞掩耳盗铃,认为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如提价、限价等把物价搞上去,问题就能解决了。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某病人生病发烧到医院看病。发烧,是某种疾病产生所造成的现象,而不仅仅是体温升高。因此,治疗的办法必须是找出病因,而不能仅仅停留于敷冰块、吃降热药等手段,希望通过降低体温来治愈。
造成中国通货紧缩的原因,国内学者研究得很多,也列举了很多条原因,诸如科技进步、产能过剩、贫富分化、进口输入等。这些列举的所谓"原因",有些是应该归入"现象"一类。
这些"原因",根据有关控制论、系统模仿与仿真方面的知识背景,可以肯定地概括为一点:是市场化的(恶性)竞争引起的"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不加管理和控制的竞争,造成贫富分化,穷人没有稳定获得货币(收入)的途径。而这正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和指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病。
讨论这个问题,现行西方经济学并没有现行的工具,需要采用新形式的,以控制论、系统模拟与仿真为基础的数量化的状态模型。
如果认为过度竞争是促成通货紧缩等社会现象的原因,那就会有一些治标和治本的办法。治标的办法,就是增加社会保障,将货币直接放发到穷人手中。治本的办法,则是破坏一些竞争关系、创造新的行业和就业机会,以使穷人有合法获得稳定收入的渠道。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采取通过银行系统增加货币供应量,向经济体中灌入增量货币,由于分配机制(现在被大多数经济学家用一个所谓"货币的传导机制"的技术性词语所替代)的问题,很难保证货币能高效率地流到急需者的手里。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长期超过GDP的增长率、企业效率低下、银行惜贷的情况下出现通货紧缩,可以认为经济活动主体出现生存危机的情况已比较普遍,并且社会财富的分配渠道已经非常不健康。如果不恰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而不是直接去通过财政支出解决危机主体的生存问题,不但不会缓解病症,反而可能使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使出现危机的群体继续扩大,造成更加严重的反应。
单纯扩大货币供应量,比如象某些经济学家建议的调控M1,是个标、本都不能有效治理的办法,反而有可能使病态更为严重。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通货紧缩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与基尼系数的扩大有密切的关系。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中,恶性通货紧缩随后跟着的往往是工人运动或内乱。我国市场化的时间很短,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处理这个问题的实际经验。没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我很担心会出现社会动荡。我非常不同意樊纲在50人论坛的某次报告上表述的,希望追求效率从而容忍基尼系数继续扩大的观点。
怎样防止货币供应量继续下滑酿成通缩风险?
目前,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率同时大幅度走低的突出现象,尤其是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走低。我们可以从货币层面来认识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这表现为:一是应十分重视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的时滞;二是要关注货币政策作用的累积问题,提高对政策效果的预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货币供应量继续下滑。
近日公布的11月份货币供应量数据显示,2008年11月末,M2同比增长14.8%,比上月末低0.22个百分点,增速为2005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M1也创下1997年3月以来的最低增速。M0也创下了37个月以来的新低。特别值的关注的是,M2已经是从今年6月以来的连续下降,并且突破了15%的低限。与此同时,同时公布的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的数据显示,货币供应是与经济增长率同时大幅度走低。两者的同步走低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现在更关心的是,货币供应量M2是否会继续走低?走低的幅度如何?
我们为什么关心货币供应量M2?因为货币供应量M2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主要监控目标。事实上,从货币政策操作实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经历了由双重目标(经济发展和币值稳定)向单一目标(货币币值)的变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尤其是M2的中间目标)的监控和调节来实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由于货币供应量M2基本上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的总体的供应状况,因此,M2也成为我们观察整体经济的银根松紧的重要指标。从货币供应量M2调控范围观察,相对合理的调控区间15%-19%。小于15%就有通货紧缩的危险,大于19%就有通货膨胀危险。11月份的M2增速已经低于15%,只有14.8%。从数据上,可以认为通货紧缩的危险已经存在。
但是,我们还有必要更仔细地分析导致M2增速降到15%以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般认为,经济层面是主要问题。由于当前经济不断下滑、需求不足、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活跃性下降等,总体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疲弱。当然不能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原因。
然而,有没有货币层面的原因呢?
首先,我们应该十分重视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的时滞问题。我们是否考虑到,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反映在货币政策方面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速在不断降低。从2007年10月份开始,M2从18.47%逐步下降,到2008年8月降至15.92%,已经在15%-19%的M2调控目标的中位17%以下。与此同时,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不仅远远低于7月份的14.7%,而且创出自2002年8月以来的近六年新低。
自货币政策2008年9月份开始变化,从“双紧双控”到“一保一控”。9月份开始,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开始降息,这表明货币政策已经进入了宽松的通道。但是,以工业增加值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开始加速下滑,直到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仅仅只有5.4%的新低。那么,为什么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没有明确公开宣布)已经实施近3个月还没有完全反映到实体经济呢?这就是所谓货币政策的时滞问题。相对而言,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政策时滞明显要长一些。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从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到名义收入的变化需要6~9个月。中国的货币政策时滞也至少在6个月左右。显然,在今年8月份最后一次重大的紧缩货币政策效果可能在今年最后几个月仍将有影响。
其次,我们同样要关注货币政策作用的累积问题,提高对政策效果的预见性。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是由弱渐强,政策效果逐步增强。因此,我们要对货币政策的政策措施需要有预见性。货币政策的预期性就是在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是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同样也对政策效果影响下的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趋势的判断。
对政策调控效果的准确预判的好处是:
1.调控效果的预期有先发制人的效果,即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予以先发制人的制止,防止事态的扩大;
2.调控效果的预期可以防止政策过度、降低调控的成本、事半功倍。
因为,调控效果的预期可以化大问题为小问题、大矛盾为小矛盾,降低了操作成本;调控给市场各方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调控将继续。从而改变了市场原来的预期(不管是热还是冷),降低了社会大变动的成本。
3.对调控效果的预期还在于关注政策作用的累积问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
政策调控措施在充分预期了市场未来的可能风险的同时,也有防止由于政策作用的累积本身所隐含的新的风险的产生。因此,关注政策作用的累积问题、尤其是货币政策这类政策作用时滞明显的政策作用累积问题就更加重要。
当然,对货币政策时滞的把握、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准确预期并不容易。货币政策调控不仅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做出的反应,而且也是对将要发生的宏观经济问题和事件做出的反应。因此,就需要对经济本身对政策的反应有准确判断,才能措施得当,而后才是预期政策效果的准确性。
在当前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也应该关注货币政策的时滞和累积效应。这次货币政策扩张效应,不仅是直接的资金供应扩张(通过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而且通过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的机会和便利(包括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等),是全方位的。因此,对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的预期性、超前性就十分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