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炒股绝技:关联交易耍花枪
许多股民都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总像一个幽灵一样徘徊在股市的上空,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从这几年上市公司的中报、年报来看。披露关联交易的公司几近50%。
关联交易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包括关联企业购销商品、为关联企业提供资金和担保、关联方资产转让、关联方费用的摊销、关联企业资产租赁等。当然,如果这些关联交易真正是有利于上市公司和关联企业共同发展的,也并非不可。生意跟谁做也是做,没有不能与关联企业做的道理。但上市公司如此喜欢与关联企业进行交易,就绝不只是普通的交易那样简単。在我国评估和审计等中间机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更多的关联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企业调节利润、避税和特殊利益集团及个人获利的途径。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是许多上市公司最常玩弄的花招。他们或者采用大幅度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或资产转让,即关联企业以低于市价为上市公司提供原材料,而以高于市价从上市公司购进产成品,为上市公司“创造”利间或者虚构经济业务*在关联企业之间或者通过第三者最终与关联企业签订虚假购销合同,人为地抬高上市公司销曾额和利润I或者以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的方式收取固定的回报,实际上是由关联企业(集团公司)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补偿委托方或受托方甚至直接划款给委托方或受托方,从而使上市公司增加利润;或者以收取管理费用和分摊共同费用的方式调节利润。不过,你别以为这是关联企业在为上市公司做页献,事实上他们是在联手设置一个陷阱让股民去帖:上市公司的利润"做”出来了,就有资格在股市上圏钱,向圖回了钱,关联企业的好处还能少得了吗?以前做的一点牺牲肯定会有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我们不难发现,每到年底,上市公司的提示性公告就迅速増多起来。而在这些公告中,半数以上都是以资产出售'股权转让等性质为主的关联交易。很明显,选择年末这个时段进行资产出售或者股权转让带有浓厚的对一年经营业绩进行突击性重组的色彩,其目的自然是力求能够保住原有的配股资格或者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仔细分析公告,可以发现所有的关联交易,都存在大股东“牺牲”自己的利益,而白白地向上市公司赠送利润的情况。如1999年,成都量具向大股东以6.4元/股转让蜀都法人股,但当时蜀都二級市场价格仅有6.3元而已,法人股转让价格居然高出了市场价格;国嘉实业将无锡锡钢、宝鑫等数家公司的股权以7688.4万元转让给大股东和德集团,和德集团再承担国嘉实业应付国嘉发展的4072.36万元债务,就这么两笔破烂资产经过一折腾、一倒手居然为国嘉实业变出了3的0余万元利润……显然,大股东绝不是在学雷锋,也不是准备扶贫,而是另有目的。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公吿之后股价或多或少均岀现了一定的升幅,有的甚至还一鸣惊人,成都量具复牌后便封于涨停板。而拿了大股东们赠送的所谓“利润”,一些上市公司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在股市上大把大把地圈钱,然后与大股东一起分享。此种手法,确实炒不可言。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这种依靠“圣诞老人年末送礼”来度日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千万要小心,有人还总结岀,“来历不明的投资收益占据公司利润30%以上的企业二基本上不会有太出色的发展前景。投资者稍不留神,必然踏入陷阱。因此选股时必须擦亮眼睛,尽量离这类股票远一点。
其次是利用关联交易避税。由于目前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企业实际税负有所差异,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为15%,而一般企业为33%,因此从这一点上说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也会尽可能地把利润往上市公司转移。另外一些上市公司有许多控股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分属不同地区,由于不同地区的税负不同(有些是属于地方税务部门监管不力),使得上市公司利用美联交易往税负低的子公司转移利润,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财政收入受到影响。
再次,利用关联交易调整财务指标,突破银行贷款限制条件。关联方之间相互提供贷款担保的问题非常严重,一方以银行借贷的资金为另一方在另一银行担保贷款,实际上银行并没有得到保障,另外,关联方还通过关联交易调整财务指标,突破银行贷款限制条件,増加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看来,银行在审查企业借款、担保条件时,也要睁大眼請。看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相互担保,担保方的财务状况是否经过调整,否则也会像股民一样陷进一个无底洞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