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此庞大的市场中,要找到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呢?
第一、可以从估值折价溢价的角度思考
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样的一个上市公司,即便同股同权,在港股上市的股票相较于A股市场,也有一定的折价,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因为A、港两股独特的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比如在A股可以有额外的打新收益、更充足的市场流动性等等。
恒生指数服务公司,将这些AH两地上市公司收编起来,作为成分股,做了一个叫做“恒生AH股溢价指数”,恒生AH股溢价指数根据纳入指数计算的成分股的A股及H股的流通市值,计算出A股相对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或折让)。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溢价越高),反之,指数越低,代表A股相对H股越便宜。
第二、可以从南下资金偏好的角度去思考
港股的这一轮行情中,南下资金在不同阶段的偏好。我们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用一个1000亿来代表。
第一个“一千亿”(2014.11-2015.6):第一阶段是从沪港通开通到2015年6月A股“股灾”之前,港股通南下资金经历了从0到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过程。期间的代表性事件当属2015年4月初连续两天的港股通额度爆满,以及随之而来的港股“疯牛”行情。这一阶段的南下资金带有明显的游资和炒作特性。翻开当时的前十大活跃股统计,频繁上榜的有阿里影业、汉能薄膜发电、香港交易所、上海电气等个股,囊括了题材股、牛市受益股和AH高折价股三类游资最喜欢的概念。我们对当时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也就是复活节假期前后三周的前十大活跃股进行了统计,发现净买入最多的个股分别是中国南车(24.4亿)、中国北车(18.9亿)、国美电器(15.4亿)、金山软件(13.4亿)和中广核电力(12亿)。可以看出,当时南下资金和进行牛市炒作的资金一脉相承,主要的买入对象就是一带一路、TMT和一些港股特有的内资企业标的。
第二个“一千亿”(2015.11-2016.7):在A股市场经历最黑暗的“股灾”1.0和2.0期间,港股通南下资金基本按兵不动。但从2015年11月开始,南下资金的规模稳定地超越了北上资金。如果放在当时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那就是8月汇率冲关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回调整理,人民币踏上了持续贬值之路。此时,先知先觉的资金再次通过港股通南下,这次不再是为了短期炒作,而是为了长期配置。这一阶段的最大赢家是银行股。很难忘记2015年12月1号到18号,汇丰控股连续14天上榜前十大活跃股的Top 3,每一天都有上亿的资金扫货,一个月便流入了41.5亿港币,令市场叹为观止。但与此同时,其实各家银行股以及低估值的汽车股、保险股,都在经历同样的事情——被买买买。
第三个“一千亿”(2016.8-至今):2016年8至9月,由于预期央行在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前会保持币值基本稳定,资金伺机而动,提前开始了新一轮的南下,并一直持续迄今。在10月以前资金仍以扫货银行股为主,主要是因为银行体量大且流动性佳,可以容纳大额资金的快速流入。但攻击重点改为中资银行,建行和工行在这两个月内分别吸纳了152亿港币和123亿港币资金,占这两只个股累计净流入额的46%和95%。2016年10月后,事情起了变化,随着深港通的宣布和港股通总额度的取消,资金开始意识到两地资本市场的融合将逐步成为现实。南下资金的来源和投资标的出现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以及可以和A股联动的题材标的开始吸引南下资金流入。这一阶段更重要的一点变化是,南下资金对个股走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港股通成交量占每日成交量比例逐步攀升,在一些重点个股上逐渐获得了定价权。我们将在之后重点分析这一现象。
第三、可以从寻找稀缺港股上市公司的角度去思考
就像港股通(沪)开通之后,北上进入内地市场的资金,比较偏爱于购买A股市场独有上市公司: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等。从内地去往香港的资金,也会寻找稀缺的优质港股上市企业。最典型的就是“腾讯控股”,作为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腾讯虽然高达 20000 亿港币的市值,但是微信、王者荣耀等现象级产品的不断出现,帮助腾讯公司连续几年都保持营收增速,市值不断突破新高。
第四、壳资源价值也是一个独特的角度
首先,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成熟市场,在港股上市有助于内地发行人建立国际化运作平台,在外汇管制的大背景下也有利于公司后续融资进行国际并购。
其次,尽管港股上市难度远小于A股,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也要经历公司架构重组、保荐人选择、境内审批、申请、聆讯等环节,至少需要两至三年时间。若企业不愿等待,买壳便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在港股市场,如果IPO后跌破发行价,会极大地影响股票的流动性,为日后融资制造难题。而与IPO相比,壳公司因为上市时间长,股东分散,交投相对活跃,也比较容易保持流动性。
第五、从自己身边使用的产品入手
富达基金曾经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就非常推崇,从自己身边热卖的产品,去挖掘优秀的上市公司。因为,一家公司所有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都会体现在面对市场的产品上,产品好的上市公司,无论是研发还是管理上,一定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