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或许会说,并非一定要采用直升机货币那样的极端方式,中央银行也可以实行比较温和的通胀目标制。比如克鲁格曼就在他的一篇论文中主张日本将通货膨胀率调高至4%。
这些建议的问题在于,程度适中的通货膨胀率不足以降低公众对日本央行的信赖,因此也就不会改变他们正在进行的偿债举动。假如这些举动不改变的话,通货膨胀率就不可能有任何上升。
原则上来说,一种货币要么被信任,要么不被信任,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灰色地带。日本央行从2001年3月开始实施的定量宽松政策在经过五年的尝试之后,最终无法刺激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的实例就证明了,日本公众对央行的信赖依然没有改变。并且只要这种信赖存在,通货膨胀率就不会产生任何变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没有理由放弃偿债这种正确且负责任的做法,因而日本央行最终也就无法诱发适中通胀。
即便规模适中的通货膨胀能够出现,但是自1993年以来的“资产负债表不安综合征”表明,这种通货膨胀仍然不足以阻止日本企业的债务偿还。企业的债务偿还仍旧会一直持续到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公示天下为止。
虽然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制造恶性通货膨胀来摧毁公众对它的信赖,但是它制造适中通货膨胀的能力却取决于私营企业是否处于利润最大化模式。如果企业正在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中央银行只要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就可以催生适中通货膨胀。但是如果企业坚持负债最小化模式,那么不管中央银行注入多少流动性都无法制造通货膨胀。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恶性通货膨胀和普通通货膨胀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前者并非后者的极端表现形式。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指出,导致日本大衰退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并非简单的普通经济衰退的极端形式。同样,由于中央银行的不理智决策而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也绝非普通通货膨胀的另一个极端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