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量宽松政策的解除不等于金融紧缩政策
为了执行定量宽松政策,日本央行需要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个过程是通过央行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并将交易资金存人这些商业银行的经常性账户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商业银行经常性账户中的总额达到30万亿日元。如果要中止这项政策,就必须将这个过程颠倒过来执行。理论上就是,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销售国债来吸收它们经常性账户中的过剩资金。
出售国债一般会造成其价格下跌,以及利率上升。然而在现实中,中止定量宽松政策的执行并不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的货币紧缩政策。在一个标准的紧缩状态中,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发售国债来清除流动性,减少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以应对经济过热。换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的目标就是通过将所持有的流动性降低到法定最低规模,以便手中的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于放贷和投资,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前提下,商业银行手中不会有足够的资金用来从央行购买国债,所以它们的唯一选择就是通过出售其他资产来募集资金。在某些情况下,商业银行甚至可能会考虑借贷。因此当央行开始向商业银行发售国债时,就会促使这些银行出售其他金融工具,在整体上造成金融资产价格下降(并因此使得利率上升)。这个连锁反应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用来冷却过热的经济。
但是在日本此次中止定量宽松政策时,日本央行打算清除的25万亿日元过剩资金就静静地沉睡在商业银行的经常性账户中,并且还没有任何利息,因为找不到借贷方,商业银行对于这笔过剩资金也无计可施。所以当日本央行要求这些银行购买25万亿日元国债时,对于这些商业银行来说,资金正好都是现成的。
因为商业银行无须另外募集资金来购买国债,所以这项行动就不会像其他金融紧缩政策一样具有负面效应,也不会造成利率的明显上升。日本的定量宽松政策——15年经济衰退期间的一场大闹剧,最后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2.紧缩不会影响金融市场
2006年7月,日本央行结束了零利率政策,将短期利率调高到0.25%。.2007年2月,再次将政策性利率调升至0.5%。但是这些利率调整似乎并没有对日本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私营部门的借贷需求与以前相比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整体依然低迷。
政策性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影响经济:已经借贷的方面和正打算借贷的方面。但是因为当前的现实是,这两方面的数量都极其有限,所以即使提高了利率,所产生的影响依旧是微乎其微。
不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说,中止零利率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一个零利率的世界与一个极低(但是依然为正值)利率的世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如同两家性质不同的餐厅:一家是普通餐厅,另一家是自助餐厅。当食物的边际成本为零时,来进餐的顾客们当然会倾向于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可是一旦食物的边际成本为正值,那么不管这个数额有多小,对于大食客们来说依然存在着相对的风险。在金融世界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当资金的成本为零时,风险意识自然会变得松懈,机构主管们会募集在正常情况下绝对无法接受的资金额进行投资。但是一旦资金有了边际成本,那么他们就会避免进行同样的投资,资金流量也随之趋于正常。
在企业债券市场中,信用价差也紧随着2006年7月的利率攀升而被拉大。信用价差,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信用评级债券之间的回报率差。比如,一只信用评级为“AAA"的企业债券的回报率为2.5%,而另一只信用评级为“AA”的企业债券回报率为3%,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信用价差就是0.5%。在日本实行零利率政策期间,信用价差跌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也就是说,资金的零成本导致了异常宽松的借贷标准。当日本央行在2006年7月提高了政策性利率后,信用价差立刻随之扩大,这就表示市场开始按照风险程度来要求回报。
显然,2006年7月的利率上调对于信用价差以及金融市场的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对实际经济造成的影响,但是这种调整对于经济正常化进程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唯一的问题是,日本的低利率持续了如此长的时期,致使许多市场人士一尤其是年纪较轻的人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利率上升的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就为市场将来可能的混乱埋下了隐患,对此需要日本央行在推动利率正常化进程的同时,对这些问题也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