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理论不仅要求所有与证券基本价值相关信息充分地融入价格当中,而且要求信息融入的过程是迅速的。然而,从实验数据来看,市场的信息效率并不像有效市场假说预测的那样有效,无论是单周期实验,还是多周期实验,信息的传递都是存在时滞的。首先看单周期的几组实验,最终形成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的泡沫。这说明在3分钟的交易时间内,内幕交易者并没能通过报价行为将内幕信息完全传递给市场,信息的扩散是存在明显时滞的。再看多周期实验6.2、6.3,价格在前几期一直与证券基础价值有着波动幅度较大的偏离,直到第7期才开始趋向均衡价格。也就是说,有关证券价值的内幕信息直到最后三个周期才泄漏到市场中。这说明在前期泡沫阶段,交易者并没有根据股票的红利价值去预测证券的价格或由于缺乏有效信息而无法对证券价值进行计算,而是形成了偏离的价格预期;交易者在经过-段市场观察之后, 又好像突然感受到了红利的一些信息,开始认同红利对证券价格的决定作用,交易价格也逐步趋近均衡价格,但交易价格始终不会稳定在均衡价格上。实验的结果充分表明了信息传递和价格反应是需要时间的。
这种时滞的大小一方面源于内幕交易者发生交易行为的频繁程度,这直接导致由此所泄漏的内幕信息的量的多少和频率的高低。前面已经探讨过,这主要受内幕交易者占比的多少影响。另-方面源于非内幕交易者对交易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一般来说,市场参与者报出的价格代表着其对价格走势的预测。这既是基于参与者所拥有的公开或私有的信息量,也基于其个人的先验信息、对信息认知的偏差、风险偏好等等因素。所以这种预测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噪声。如果是前者,其他参与者基于这种报价行为或交易行为产生的信息而做出的对自身价格预期的修正就是合理有效的,信息的传递也体现为有效率。而如果是后者,这种报价行为本身就是噪声,那么其他参与者据此做出的调整也只能传递或放大了这种噪声,信息的传递就体现为无效率。
例如实验5.2,在几位内幕交易者分别报出25、24、22、20.5、20的卖价后,几位非内幕交易者随即报出了19.8、 19.5、19.3、19的卖价。对内幕交易者而言,他们的报价都是合理的,是基于其所拥有的内幕信息“A公司项目成功,证券价值为20”而做出的对价格的理性预期。但这种连续走低的报价行为给其他非内幕交易者一个误导信号:“证券价值可能小于20”。于是一位非内幕交易者跟随报出了19.8的卖价。根据事后的了解,该非内幕交易者认为,如果证券价值真的小于20,他的报价就是合理的,如果成交,他可以获得19.8-4=15.8的收益;而如果他的判断有误,证券价值等于20,他的损失也只为20-19. 8=0.2。潜在收益,远远大于潜在损失,所以他愿意一试。 而这位非内幕交易者看似理性的报价又进一步给其他非内幕交易者传递了误导信息,其他非内幕交易者观测到这一报价后,进一步确认了“ 证券价值可能小于20元”的判断,进而继续跟风报出更低的卖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