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港股市场的最佳配角,窝轮与牛熊证不仅扮演者交易产品的角色,还对整个港股市场的走势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牛熊证的定义是什么?
牛熊证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数年,在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瑞士,英国及澳大利亚,其中欧洲和澳大利亚的牛熊证市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德国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两个交易所上市的牛熊证超过了5500种,每月平均成交达到80亿港元。香港地区从2006年6月正式上市交易这个产品。总体上看,牛熊证是一种十分成功的产品,无论是初次发行还是二手市场都很活跃。
牛熊证全称为可收回牛熊证(callable bull/bear contract,简称CBBC),是追踪标的资产表现的一种结构性产品,允许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以某个指定的价格,向发行人购入 (或出售)一定数量的证券、商品、外汇或金融其它产品,但如果在到期前标的资产在到期前到达某一指定水平(称为收回价,Call price),发行商将立即收回牛熊证(称为强制收回机制)并终止其交易。
牛熊证多数是以股票或股票指数作为标的资产,但也有不少其他资产,例如货币和商品等。牛熊证的期限一般为3个月至5年;
按与标的资产的价格关系区分,与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相对应,牛熊证可分为牛证和熊证,看好标的资产后市的投资者可选择牛证,相反则选择熊证。
港股市场的最佳配角
在港股市场上,如果说港股是绝对的主角,那么窝轮与牛熊证也一定能称得上是最佳配角了。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港股市场上窝轮(衍生权证)加上牛熊证的数量达到了9468只,是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倍多:
而从成交金额上看,2017年12月窝轮(衍生权证)成交额为2809亿港元,牛熊证则为1314亿港元,两者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超过20%:
先给港股小白科普一下涡轮和牛熊证的概念,“窝轮”其实是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衍生权证的俗称,由其英文名称“warrant”音译而来,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一种“权利证明”,当你持有时,你有“权利”在规定的日期,以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
港股市场上有两种权证,股本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而窝轮则通常由投行发行,持有窝轮并通过行权获利,这笔钱不是上市公司给你的,而是投行赔给你的,换句话说,买卖窝轮其实是在和投行对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