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过*ST巴士,它曾在2015年花了16.85亿元,收购巴士科技100%的股权,可惜巴士科技承诺的业绩未能兑现,且发生亏损,导致*ST巴士在2017年计提了15.37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进而导致亏损。
*ST巴士只是众多被商誉拖累的企业中的一个而已。始于2014年的并购潮,使得A股的商誉迅速积累,众多上市企业将在2018年品尝商誉减值的苦果。有券商测算,创业板2018年预计发生商誉减值244亿,对净利润增速产生29.3%的下拉。
就连证监会也出来官宣提示商誉减值风险。
2018年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信息披露、减值事项的审计等作了明确规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商誉减值风险就是一个雷,并且这个雷已经对众多企业2018年的业绩产生了重(xiao)要(ji)影响。
通过查阅1000多份上市企业2018年年报预警,我发现商誉减值准备除了让企业的业绩更加不确定,还给企业带来了业绩预减、首亏、续亏等情况。
后面会把这些公司的名单告诉大家。
商誉减值准备最终是否计提,还得看明年披露的2018年年报;但这些企业已经在今年的三季报中向投资者披露了商誉减值的风险。换言之,该披露的企业都披露了,投资者要是不幸踩雷,就不关它们的事咯?
1、业绩不确定的企业
因商誉减值将造成业绩不确定的企业,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
这里面的协鑫集成、宝德股份和上海新阳今年三季度已经出现亏损。此外,掌趣科技、游久游戏、百花村、浩丰科技,其商誉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经超过40%。
2、业绩首亏的企业
除了日出东方位于主板,*ST位于上交所风险警示板,其它因商誉减值将出现首亏的企业都位于中小板和创业板。
17家企业中,8家企业的三季报出现了亏损,4家企业的商誉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了40%,联建光电的占比已接近50%。
为什么传媒、通信、电气设备和医药行业,成了商誉减值风险的重灾区?原因有两个。
一是2014年以后,这些行业发生的并购太多。
特别是在牛市的时候,高溢价、高业绩承诺、高商誉“三高”收购,为今天的减值风险埋下了隐患。
二是商誉减值因被并购方业绩不达标而触发
商誉是企业A在并购企业B的时候,觉得B前景不错而多付的钱(溢价);当被并购企业B承诺的业绩不及预期的时候,A就会产生损失——商誉减值。
一言以蔽之,商誉减值是因为被并购方业绩大幅下滑所致。
当初并购的时候企业头脑发热比较疯狂,也没考虑并购后商誉处理的问题。没想到现在的经营环境突然变得这么差,很多企业过了业绩承诺期后,利润断崖式下跌,从而拖累了收购方。
3、总结
商誉减值还使得聚力文化、光洋股份、凯龙股份的业绩略减,使得奋达科技、长园集团、赛象科技和天神娱乐的业绩预减。这些信息从业绩预告中都可以看得到。
当初读书的时候会计老师就跟我们说,商誉这东西比较抽象,后期计量和减值的计提比较麻烦,所以在并购的时候尽量减少商誉;
但也有个人说,他想把集团的资产做大,希望通过并购产生更多的商誉放在报表里。
孰对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