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出动态均衡的概念呢?这是因为自动且始终维持原有均衡状态不变的古典均衡模型无法运用于投资领域一—既无法解释经济周期循环,也无法解释投资性资产不同于消费品的价格决定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数学,函数可以在几何平面上用曲线表示,商品或资产的需求曲线其实就是需求函数:Q=F(p),即对需求方而言,愿意购买的数量(需求量)Q是价格P的函数,它表示的是需求方的意愿。当需求函数是给定不变的时候,需求曲线在平面上的形态和位置是不变的;同理,商品或资产的供给曲线其实就是供给函数,它表示的是供给方的意愿,当供给函数是给定不变的时候,供给曲线在平面上的形态和位置也是不变的。均衡原理指的是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静止不变的时候,市场价格会自动达到一个稳定不变的水平,此处的价格恰好使得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相等,这个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这时候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个均衡状态在以价格和数量为坐标的平面上表示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这是由于此时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价格和数量坐标都相等,这个交点被称为均衡点。现在给这个简单均衡模型加上一个约束条件—市场商品被限定为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约束的单一消费品(效用是指:功用或使用价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对于消费者而言,同种商品随着消费数量的上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能带来的效用是逐渐下降的)。这样消费水平(即总消费量)将会自动维持在稳定状态,因此需求也是稳定的,总需求如果有增长,其增长速度也是固定且可以预测的。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从这个加入了需求稳定约束条件的均衡模型可以推导出三个结论:第一,市场价格稳定不变,因为生产者可以依据价格信号使供给与需求数量平衡;第二,产出也处于稳定状态,如果有增长,其增长速度也是固定的并且与需求数量匹配;第三,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并一直保持原有的均衡状态,产出能够自动达到技术条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水平。这个加入了新约束条件和包含更多推论的均衡模型就是局部均衡模型。与局部均衡不同,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可能性,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与局部均衡模型基本相同,不过是描述的对象从个别商品市场变成所有市场,因此将上述第三个结论改变一下就可以表达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并一直保持原有的均衡状态,总就业水平能够自动达到自然允许的最大水平。
职业经济学家们肯定会认为我对这些复杂理论和概念的归纳过于简单,不过如果他们耐心看完本书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就会发现我之所以定义这些概念,是为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领域并且赚取利润,而不是无限制地向概念添加内涵以证明作者是一个很博学的人(如果你这样误会了我也不打紧),那些一页纸也说不完的概念定义是根本不可能应用于实践并进行简洁有效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教授花千言万语去分析一个概念,但怎么看他们都像是得了强迫症而不是真心要解决实际问题,或许真正的原因是,教授觉得装着总是在写论文的样子,就不用被老婆使唤到楼下打个酱油或豆浆什么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总是下笔千言了。
言归正传,既然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都认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市场原有的均衡状态将会持续,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改变,那么古典均衡模型就是一种静态均衡模型。但静态均衡模型所提出的结论既不符合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也不符合投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宏观经济(所有市场的总和)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其均衡状态也会改变,而且是有规律地变化,这就是经济周期现象。从演绎推理的原理分析,这种理论与现实矛盾的原因只有三个可能性:一是静态均衡模型的大前提(即均衡原理)是错误的;二是模型的推论(或称结论)是错误的;三是模型的约束条件有问题,与现实经济不符。对于第一种可能性首先可以否定,因为均衡原理是个定律,否则所有经济理论都不过是胡言乱语,所以静态均衡模型的大前提没有错误。对于第二种可能性,自瓦尔拉斯开始,许许多多极具数学天赋的经济学家运用那些本来应用于火箭发射的深奥数学工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证明了上述那几个简单推论是正确的。由于我们都没有办法看明白那些方程,也就更不可能证伪它们了,因此就姑且认为数理经济学家们是正确的吧(如果卡尔·波普知道我这样运用他的证伪主义,一定会气得冒烟)。也就是说,静态均衡模型本身是正确的,只要能够满足模型的约束条件,现实就能够与理论的结论相符。所以模型的推论也没有问题,剩下的唯一可能性就是,静态均衡模型的约束条件与现实经济不符。在模型的约束条件下,市场既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也没有内生动力去改变原有的均衡状态。反对数学方法的学者不会像我这么“哕唆”,他们会非常武断地说:“数理经济学的假设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看那些无聊的证明呢?”但你知道,本书的治学精神是客观而严谨的,这就要求不能使用超越逻辑的方式诋毁理论对手。经验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宏观经济系统确实存在改变原有均衡状态的持久动力,并且这种动力不是来自于外力的持续刺激,那么这种动力就只能是内生性的了现在来探讨一下到底现实经济系统和理论模型在约束条件方面有哪些区别,从而使现实经济系统获得了静态均衡模型所没有的内生性动力。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约束条件分析。静态均衡模型只适用于农业经济时代(历史约束条件)而不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现实约束条件)。静态均衡成立的理由是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发展,投机和存货交易则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短期扰动因素,不会影响实际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因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也是平衡发展的,从而使得价格稳定要实现这种静态均衡需要满足的第一个理论约束条件(即模型约束条件)是价格信号只反映消费需求,并且不会被投机需求明显而持续地影响,否则生产者依据价格信号作出的产能调整将会偏离实际消费水平;需要满足的第二个理论约束条件是产能的调整可以在短期内(一年内)完成。由于农产品不易保存因而很难投机,且农业生产的调整很迅速,也就是说,在农业经济时代这个历史约束条件下,能够满足上述两个理论约束条件(模型约束条件),所以静态均衡模型的结论适用于农业经济,即农业经济符合静态均衡。
在工业经济时代(现实约束条件),从需求方面看:其一,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波动剧烈,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之间、固定资产投资与价格之间都会形成相互加强的关系,从而使得宏观经济的趋势运动具有自我驱动的内生性动力,一旦启动就不需要外在因素的持续刺激,因而总需求和产出水平是累积向上发展而不是稳定不变,经济周期紧缩阶段的情况则与此相对,总需求和产出水平累积向下收缩;其二,工业品容易存储的特性使得整个社会的投机性需求巨大,投机商人在价格快速上涨时会囤积超过生产所需的库存,这种投机性库存加大了未来过剩的程度。而从供给方面看:其一,由于价格信号被投机需求扭曲,因此生产者作为整体也不能正确估算实际消费水平,萨伊定律因而失效,中国当前的房产供给过剩就是一个明显例子,投机需求旺盛促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生产者依此价格信号不断增加产能,其结果就是总供给远超实际消费水平;其二,工业化产能无法马上调整,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建设期到产品投放市场需要三年以上,而产出期在十年以上,但需求方面的变化是迅速的,消费者的意愿直接决定消费水平。综上所述,在工业经济时代这个现实约束条件下,不能满足模型的理论约束条件,因此静态均衡模型的结论不适用于工业经济。综合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在很多时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匹配是必然结果,且宏观经济的趋势运动具有自我驱动的内生性动力,持续时间长,因此价格指数和产出增长率都会出现大幅波动和周期涨落特征,静态均衡在工业时代不复存在。
现在从投资市场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静态均衡模型之所以不适用于投资市场的深层次原因是投资性资产与消费品的属性不同,消费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比如,某人在包子铺吃了六个包子,那么第一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是最高的,第六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是最低的。与此相反,减少消费数量能够提高边际效用,即边际效用递增),如果投机因素影响不大将能够自动实现静态均衡;而投资性资产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这个约束条件,其价格决定机制不同于消费品,资产价格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的变化过程中。
我所定义的动态均衡是这样一个过程:当市场内参与者的预期保持不变时,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保持不变,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会移动,这时市场达到暂时的均衡状态—在以价格和数量为坐标的平面上可以表示为一个均衡点,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当市场内原有的参与者的预期改变时,或者有新的参与者加入到市场中,或原有的参与者退出市场时,需求曲线和(或)供给曲线将会发生移动(即函数改变了),然后静止,从而使市场在新的状态下达到均衡——新均衡点的位置与原有均衡点不同,即平面上反映为新旧两个均衡点。将这些按时间顺序出现的均衡点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就好像是均衡点随时间移动。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调整都非常迅速,形象地说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所以大部分时间这两支曲线都是静止的,这时候均衡原理自动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金融市场的市场价格在供求曲线静止的时间内就是均衡价格(注意“供求曲线”是同时指代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两支曲线的简便说法)。这就是金融市场的“动态均衡”概念中关于“均衡”的内涵,而“动态”的内涵指的是均衡点的移动。
进一步地,我将动态均衡概念扩展到经济周期的研究中,当然,商品市场的供求曲线移动不会很迅速,这也使得我们观察到的CPl和PPI价格指数的移动轨迹很平滑且方向性明显,但这不能否定均衡的存在,因为总是存在供求曲线暂时停止移动的时间(特别是对局部市场而言),这时候均衡原理会自动发挥作用。
在本章中,我使用由动态均衡点所构成的轨迹线作为转换中介,完成从供求模型到经济周期的推导,从而为周期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周期不再仅仅是一个由测量所得的经验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的结果,这样经济周期就从现象变成真正的理论了。本章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交易信号,也不直接给资产定价,但动态均衡过程是金融市场均衡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绪论当中关于要求收益率的推导,以及在第3章中关于股票市场的均衡条件的推导都需要运用这个新改进的动态均衡供求模型。如果无法确定金融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均衡条件(套利资金不再在不同市场间流动的条件),就不可能计算均衡价格和内在价值了。均衡原理是本书的灵魂所在。第二章
我为什么要提出动态均衡的概念呢?这是因为自动且始终维持原有均衡状态不变的古典均衡模型无法运用于投资领域一—既无法解释经济周期循环,也无法解释投资性资产不同于消费品的价格决定机制和价格变动规律。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数学,函数可以在几何平面上用曲线表示,商品或资产的需求曲线其实就是需求函数:Q=F(p),即对需求方而言,愿意购买的数量(需求量)Q是价格P的函数,它表示的是需求方的意愿。当需求函数是给定不变的时候,需求曲线在平面上的形态和位置是不变的;同理,商品或资产的供给曲线其实就是供给函数,它表示的是供给方的意愿,当供给函数是给定不变的时候,供给曲线在平面上的形态和位置也是不变的。均衡原理指的是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静止不变的时候,市场价格会自动达到一个稳定不变的水平,此处的价格恰好使得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相等,这个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这时候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个均衡状态在以价格和数量为坐标的平面上表示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这是由于此时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价格和数量坐标都相等,这个交点被称为均衡点。现在给这个简单均衡模型加上一个约束条件—市场商品被限定为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约束的单一消费品(效用是指:功用或使用价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对于消费者而言,同种商品随着消费数量的上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能带来的效用是逐渐下降的)。这样消费水平(即总消费量)将会自动维持在稳定状态,因此需求也是稳定的,总需求如果有增长,其增长速度也是固定且可以预测的。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从这个加入了需求稳定约束条件的均衡模型可以推导出三个结论:第一,市场价格稳定不变,因为生产者可以依据价格信号使供给与需求数量平衡;第二,产出也处于稳定状态,如果有增长,其增长速度也是固定的并且与需求数量匹配;第三,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并一直保持原有的均衡状态,产出能够自动达到技术条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水平。这个加入了新约束条件和包含更多推论的均衡模型就是局部均衡模型。与局部均衡不同,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可能性,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与局部均衡模型基本相同,不过是描述的对象从个别商品市场变成所有市场,因此将上述第三个结论改变一下就可以表达一般均衡模型的结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并一直保持原有的均衡状态,总就业水平能够自动达到自然允许的最大水平。
职业经济学家们肯定会认为我对这些复杂理论和概念的归纳过于简单,不过如果他们耐心看完本书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就会发现我之所以定义这些概念,是为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领域并且赚取利润,而不是无限制地向概念添加内涵以证明作者是一个很博学的人(如果你这样误会了我也不打紧),那些一页纸也说不完的概念定义是根本不可能应用于实践并进行简洁有效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教授花千言万语去分析一个概念,但怎么看他们都像是得了强迫症而不是真心要解决实际问题,或许真正的原因是,教授觉得装着总是在写论文的样子,就不用被老婆使唤到楼下打个酱油或豆浆什么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总是下笔千言了。
言归正传,既然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都认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市场原有的均衡状态将会持续,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改变,那么古典均衡模型就是一种静态均衡模型。但静态均衡模型所提出的结论既不符合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也不符合投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宏观经济(所有市场的总和)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其均衡状态也会改变,而且是有规律地变化,这就是经济周期现象。从演绎推理的原理分析,这种理论与现实矛盾的原因只有三个可能性:一是静态均衡模型的大前提(即均衡原理)是错误的;二是模型的推论(或称结论)是错误的;三是模型的约束条件有问题,与现实经济不符。对于第一种可能性首先可以否定,因为均衡原理是个定律,否则所有经济理论都不过是胡言乱语,所以静态均衡模型的大前提没有错误。对于第二种可能性,自瓦尔拉斯开始,许许多多极具数学天赋的经济学家运用那些本来应用于火箭发射的深奥数学工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证明了上述那几个简单推论是正确的。由于我们都没有办法看明白那些方程,也就更不可能证伪它们了,因此就姑且认为数理经济学家们是正确的吧(如果卡尔·波普知道我这样运用他的证伪主义,一定会气得冒烟)。也就是说,静态均衡模型本身是正确的,只要能够满足模型的约束条件,现实就能够与理论的结论相符。所以模型的推论也没有问题,剩下的唯一可能性就是,静态均衡模型的约束条件与现实经济不符。在模型的约束条件下,市场既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也没有内生动力去改变原有的均衡状态。反对数学方法的学者不会像我这么“哕唆”,他们会非常武断地说:“数理经济学的假设就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看那些无聊的证明呢?”但你知道,本书的治学精神是客观而严谨的,这就要求不能使用超越逻辑的方式诋毁理论对手。经验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宏观经济系统确实存在改变原有均衡状态的持久动力,并且这种动力不是来自于外力的持续刺激,那么这种动力就只能是内生性的了现在来探讨一下到底现实经济系统和理论模型在约束条件方面有哪些区别,从而使现实经济系统获得了静态均衡模型所没有的内生性动力。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约束条件分析。静态均衡模型只适用于农业经济时代(历史约束条件)而不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现实约束条件)。静态均衡成立的理由是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发展,投机和存货交易则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短期扰动因素,不会影响实际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因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也是平衡发展的,从而使得价格稳定要实现这种静态均衡需要满足的第一个理论约束条件(即模型约束条件)是价格信号只反映消费需求,并且不会被投机需求明显而持续地影响,否则生产者依据价格信号作出的产能调整将会偏离实际消费水平;需要满足的第二个理论约束条件是产能的调整可以在短期内(一年内)完成。由于农产品不易保存因而很难投机,且农业生产的调整很迅速,也就是说,在农业经济时代这个历史约束条件下,能够满足上述两个理论约束条件(模型约束条件),所以静态均衡模型的结论适用于农业经济,即农业经济符合静态均衡。
在工业经济时代(现实约束条件),从需求方面看:其一,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波动剧烈,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之间、固定资产投资与价格之间都会形成相互加强的关系,从而使得宏观经济的趋势运动具有自我驱动的内生性动力,一旦启动就不需要外在因素的持续刺激,因而总需求和产出水平是累积向上发展而不是稳定不变,经济周期紧缩阶段的情况则与此相对,总需求和产出水平累积向下收缩;其二,工业品容易存储的特性使得整个社会的投机性需求巨大,投机商人在价格快速上涨时会囤积超过生产所需的库存,这种投机性库存加大了未来过剩的程度。而从供给方面看:其一,由于价格信号被投机需求扭曲,因此生产者作为整体也不能正确估算实际消费水平,萨伊定律因而失效,中国当前的房产供给过剩就是一个明显例子,投机需求旺盛促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生产者依此价格信号不断增加产能,其结果就是总供给远超实际消费水平;其二,工业化产能无法马上调整,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建设期到产品投放市场需要三年以上,而产出期在十年以上,但需求方面的变化是迅速的,消费者的意愿直接决定消费水平。综上所述,在工业经济时代这个现实约束条件下,不能满足模型的理论约束条件,因此静态均衡模型的结论不适用于工业经济。综合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在很多时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匹配是必然结果,且宏观经济的趋势运动具有自我驱动的内生性动力,持续时间长,因此价格指数和产出增长率都会出现大幅波动和周期涨落特征,静态均衡在工业时代不复存在。
现在从投资市场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静态均衡模型之所以不适用于投资市场的深层次原因是投资性资产与消费品的属性不同,消费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比如,某人在包子铺吃了六个包子,那么第一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是最高的,第六个包子所带来的效用是最低的。与此相反,减少消费数量能够提高边际效用,即边际效用递增),如果投机因素影响不大将能够自动实现静态均衡;而投资性资产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这个约束条件,其价格决定机制不同于消费品,资产价格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的变化过程中。
我所定义的动态均衡是这样一个过程:当市场内参与者的预期保持不变时,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保持不变,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会移动,这时市场达到暂时的均衡状态—在以价格和数量为坐标的平面上可以表示为一个均衡点,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当市场内原有的参与者的预期改变时,或者有新的参与者加入到市场中,或原有的参与者退出市场时,需求曲线和(或)供给曲线将会发生移动(即函数改变了),然后静止,从而使市场在新的状态下达到均衡——新均衡点的位置与原有均衡点不同,即平面上反映为新旧两个均衡点。将这些按时间顺序出现的均衡点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就好像是均衡点随时间移动。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调整都非常迅速,形象地说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所以大部分时间这两支曲线都是静止的,这时候均衡原理自动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认为金融市场的市场价格在供求曲线静止的时间内就是均衡价格(注意“供求曲线”是同时指代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两支曲线的简便说法)。这就是金融市场的“动态均衡”概念中关于“均衡”的内涵,而“动态”的内涵指的是均衡点的移动。
进一步地,我将动态均衡概念扩展到经济周期的研究中,当然,商品市场的供求曲线移动不会很迅速,这也使得我们观察到的CPl和PPI价格指数的移动轨迹很平滑且方向性明显,但这不能否定均衡的存在,因为总是存在供求曲线暂时停止移动的时间(特别是对局部市场而言),这时候均衡原理会自动发挥作用。
在本章中,我使用由动态均衡点所构成的轨迹线作为转换中介,完成从供求模型到经济周期的推导,从而为周期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周期不再仅仅是一个由测量所得的经验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的结果,这样经济周期就从现象变成真正的理论了。本章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交易信号,也不直接给资产定价,但动态均衡过程是金融市场均衡原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绪论当中关于要求收益率的推导,以及在第3章中关于股票市场的均衡条件的推导都需要运用这个新改进的动态均衡供求模型。如果无法确定金融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均衡条件(套利资金不再在不同市场间流动的条件),就不可能计算均衡价格和内在价值了。均衡原理是本书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