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具有规避股票现货市场风险的一面;另一方面,Brady委员会的“瀑布”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又表明:股指期货的投机机制又可能会引起股市的更大振荡。这是我们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先研究期指投机机制。
股指期货涵义及其多种市场套利机制
众所周知,期市和股票现市的一大区别是其买卖双方在最后交割期之前必须平仓,否则他就必须以“实货”交割。但是,由于股指期货的交易对象是抽象的“股价指数”合约,无法作实货交割,所以只有100%地在到期前全部平仓,因此,会导致惨不忍睹的逼仓悲剧。期指的这种逼仓风潮将直接波及到与之相关的股票现货市场,使之也跟着大起大落,惊心动魄。
例如,1998年8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为7845点,你当时卖出了两张“恒指期货9月合约”(即在9月第一个交易日之前必须全部平仓),每个指数点值500港元,28日恒指跌到7829点,而你若买入平仓(未计交易费)即可赚:
(7845-7829)x500x2=16000(港元),
当然若恒指未跌则你就可以不买。不过到最后交割期前你必须买入平仓,哪怕是涨了也只得认赔出局。
由于股指与利率、利率与汇率都具有“翘翘板”式的负相关关系,而且主要外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所以索罗斯等人的作“期指”运作的对冲基金,甚至能够横跨期市、股市、汇市,做多种市场的投机套利活动。1998年美国大投机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曾作过一系列对冲运作。
其进攻港币的基本思路是:
筹借巨额港币——在期市上卖出恒指期约——在汇市上卖出巨量港币——港币贬值——港府提高利率——在股市上恒指下跌——在期市上买入恒指以与原卖出的恒指对冲——平仓获利。
也就是说,他们在筹借了巨额港币的同时,在期市上卖出巨量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接着在汇市上抛出巨额港币以使港币贬值,逼使港府提高利率来稳定港币汇率,但利率一旦提高就可能导致股市恒指下跌,于是他们就趁机买入期指以与原卖出的期约对冲,结果平仓获利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