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票发行者能无视如此巨大的发行收入损失,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从自己口袋里流人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手中表示默许,为什么不同承销商更激烈的讨价还价来提高发行价格?而承销商们为何不为了赚取和发行价格直接挂钩的总承销价差(Gross Spreads), 而在市场需求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力提高发行定价?为什么即使在市场行情向好时,承销商也只会相对于询价区间(File Price Range)对发行价格向上作小幅调整,而这类IPO往往在上市首日有更高的发行抑价率(即上市IPO抑价率)?《为什么发行人对在IPO中留在桌子上的钱不会感到不安?》一文从行为金融学这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回答了这些困惑。在这篇经典文献中,作者Ritter 教授以1990到1998年间美国上市的3025家公司IPO数据为分析对象,剔出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REITs), 合伙制公司,以美国存托凭证(ADRs)的形式上市的公司等几种资本结构比较特殊的样本以后,分别从发行人和承销商两个角度论述了抑价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且基于部分调整和发行热月(Hot Issue Market)现象,提出了以上市公开发行之前一段时间的市场平均收益率这一公共信息来预测IPO抑价率的模型。
首先,Ritter 教授从发行人一方的角度,展开了自己的讨论。传统的金融经济学认为,理性人行为的标准是其期望效用最大化,而这一目标往往是通过求解期望效用函数( Utility Function) 的最优化问题来实现的。而Kahneman 和Tversky提出的行为金融理论描述了个体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选择行为并非基于传统效用函数的标准公理体系,并指出描述个体行为的工具除了以财富的绝对水平:(Levels)为解释变量的效用函数之外,还应该引入一个以财富变化的相对量为解释变量的价值函数( Value ;Function),即财富变化的多少亦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
图3.8即揭示了价值函数:的变化特性。如图3.8所示,纵轴代表人的心理满足程度,正半轴表示满足的程度越来越高,负半轴表示失望的程度越来越高;横轴表示财富变化的情况,正半轴表示财富升值的幅度越来越高,负半轴表示财富缩水的幅度越来越高;S形曲线即是价值函数,表示人的心理满足程度随财富升贬值的变化。
Ritter教授指出价值函数对收益具有凹性(Concave),即人的心理会随财富升值(即使这种升值没有变现)而更加满足,但是这种满足递增的速度却会随着财富增值的幅度递减。简单的举例就是说就是一个人财富从10 000元增长100%到20000元,给他心理上带来的满足远比他的财富从100000元增长到200 000元带来的满足感为多,在图中即是S型曲线的右半部分。相对的,价值函数对于损失具有凸性( Convex),即财富缩水给人心理上带来的恐慌与不满也是递增的,但损失一单位财富的影响要远大于得到一单位财富的影响。图3.8中表现为S型曲线的左半部分。用经济学的术语说,价值函数是一条通过圆点的单调递增的S型曲线。
另外,抑价前景论还认为当个人面对两个相互关联的财富变化状况时,这两中状况对于个人决策的影响有可能是相互关联的,也有可能是相互分离的。
这种效果可以用图3.9来揭示,我们用这一原理来分析IPO过程中两个指标一发行人所持股票上市价格相对于询价区间中值( 即坐标圆点位置)上涨的幅度以及“留在桌上的钱”的数量一对发行 人行为的影响。纵轴表示“留在桌上的钱”的数量,正半轴表示“留在桌上的钱”越来越少,显然,这在发行人看来是一种有利的情况;负半轴则相反,表示“留在桌上的钱”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IPO抑价率为正的现象的普遍存在性,“ 留在桌上的钱”除非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否则一般不为负),这显然对发行人有利。而横轴表,示的是首日收盘价相对于询价区间中值变化幅度,右半轴表示首日收盘价相对于询价区间中值大幅上升的幅度,越向右表示升值越多,这显然是发行人乐于看到的;左半轴则表示首日收盘价相对于询价区间中值小幅上升的幅度,越向左表示升幅越小,这显然是发行人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