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人们往往会过早卖出赚钱的股票,但对已经给他们带来严重亏损的股票,他们却迟迟不愿理这只股票(甚至会继续买入),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投资者倾向于以大幅波动前的股票价格为标准。对缺少财务经验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很难设想,一只已在短期内大幅上涨的股票,还有可能进一步上涨,或是一只已大幅暴跌的股票还会继续下跌。很多人认为,暴涨的股票必定已穷尽了它们的升值潜力,应该用尚未暴涨的股票取而代之。按照同样的逻辑,既然一只股票已经下跌了,那就应该轮到反弹了。因此,在人们的意识中,放弃这只股票是不理智的。
第二个原因来自后悔的压力和规避。当股票上涨时,股东会担心是否会失去这部分收益,而周围的人又不遗余力地强化了这顾虑。财务顾问鼓励他们卖掉赚钱的股票,传统理论也告诉他们,“只要有钱赚就不会破产”“只要有利润,就应该照收不误”,或是“摆眼前的收益永远好于尚未巡遇的亏损”。而对于表现不佳的股票,投资者宁愿等着看风景,也不愿意当机立断,采取可能会导致后悔的行动(即卖出)。
导致投资者不愿清理赔钱股票的第三个原因,源自于非对称性损失厌恶倾向和心理账户。财务亏损带来的痛苦感是等量收益带来的愉悦感的两倍,因此,人们确实不愿意接受真真切切的现金损失。只要股票还没有卖出去,他们看到的就只是账面亏损(这种亏损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于现金损失),而且他们还奢望着,股价迟早有一天会触底反弹,让他们最终得以弥补损失,甚至尚有盈余。
无论是卖出盈利股票,还是厮守亏损股票,如果它们只是依据价格走势做出的决定,那么,这种决定就是误导性的。对于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强势反弹或者直线暴跌毕竟是内在价值发生变化的外在表现。因此,很多顶级投资者对某些传统观点提出质疑:股票增值一倍,就应该卖出;股票贬值一半,则应该继续持有。实际上,彼得•林奇曾将这种做法比作“拔掉花,浇杂草”。
这些做法的主要问题在于:
1.迅速兑现明星股票的利润的做法往往是错误的,因为投资者经常会低估优秀企业的潜能(公允价值)。它们的股票价格理应拥有如此强劲的表现。这些公司配得上高水平的估值倍数。此外,很多杰出企业总能不断给市场带来惊喜,让它们的股票价格持续涨高,创造出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辉煌。因此,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在明星股上涨时急着收获,在这些优秀企业的股价翻番之前,他们绝不会自动清仓,对于“只要有钱赚就不会破产”的说法,他们嗤之以鼻。话说回来,很多杠杆型交易商和投资者确实在好股票上赚了钱,但最终还是破了产。在每个交易商和投资者的组合中,都会有赚钱的,有赔钱的。实际上,对于最成功的交易商和投资者来说,他们的超凡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依赖于少数长期持有的好股票。通过不断卖出赚钱的股票,投资者只会限制可能赚到的最大利润,而且让组合的整体收益率倾向于赔钱股票。如果存在杠杆的话,这种做法或将招致灾难性后果。他们更接受这样的口号,“让胜利者尽情驰骋吧!”“慢点,别急着兑现利润”,或是“宁可晚点卖掉一只赚钱股票,也比过早卖出好得多”。
2.顶级投资者认为,坚守已经赔钱的股票,寄希望于全身而退,或是投资者领域代价最惨重的错误。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惨淡,根本无法创造出正现金流,且管理者又无德无能,那么在有效市场中,它的股票必将遭到痛击,根本就配不得高估值倍数。因此,一旦对公司失去信心,聪明的投资者会毫不迟疑地清空它们的股票,这意味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严重损失,但他们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