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票价格超过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其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就会降至投资者的折现率之下。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股票的升值潜力自然会低于投资者的预期目标。在顶级投资者当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就是,一定要在股票实现其全部价值之前(比如,达到公允价值的90%左右),清空这只股票。这么做的原因是,实现最后这10%估值差额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因此,要做到尽善尽美,等到价值全部实现,可能要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此外,当未实现的估值差额低于10%时,卖出股票的难度也会加大,因为对买家来说,股票的吸引力已非常有限,因而,让他们接手这笔投资的动力自然会大打折扣。(这个问题对管理大型组合的专业投资机构更为重要。由于他们持有某种股票的数量可能远超整个股票市场的日均交易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分阶段清空其如此巨大的仓位。)因此,聪明的投资者只盯着这90%最多汁肥美的部分。比如说,他们会在公允价值50%60%的价位上建仓,而后在股价达到公允价值的90%时清仓。
显然,内在价值是无法精确无误地预测的,投资者自然也只能权衡到底是应该卖出,还是继续持有。第一种可能性是,投资者低估了一只潜力股的增值空间,以至于过早清仓。比如说,一家拥有远大发展前景、名副其实的优秀企业。这样的股票理应取得高估值倍数,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因为其企业价值的增速明显高于常规的折旧率,或是它的估值倍数还在继续上调。另一种可能性是,投资者没有卖出,而是继续持有一只业绩不佳的股票。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到底应如何处理这样的困境则取决于以下因素:
1.投资风格(成长型还是价值型)。从定义上说,成长型投资者追求的是具有投机性的成长故事,他们不太关注纯粹的内在价值。因此,他们更有可能持有优秀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深度的价值投资者则对成长这个概念嗤之以鼻。当保守估算的估值差额(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时,他们就自动卖出股票。还有很多投资者则属于成长型和价值型之间的过渡型,他们的策略也介于两者之间,具体则依赖于股票的特征。
2.市场类型。股票市场存在于长短不一的兴衰周期中,在牛市和熊市之中川流不息。在所谓的市场盘整(range-bound market)阶段,股价往往会在一二十年里维持窄幅震荡,而估值则跌下高位。在这样的市场里,买进并长期持有战略自然是无效的,更可取的策略是主动出击,在股价达到公允价值前卖出股票。而买入并长期持有更适合于长期牛市,因为股票可以在一二十年时间保持持续上涨趋势,公司估值也稳步提高。在这样的市场中,随着持有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带来投资者的回报自然随之增加,直到价格上涨到超过其公允价值时,即可清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