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巴菲特唯一授权传记,由摩根士丹利的保险业美女分析师所写。号称历时5年,与传主交谈2000小时,采访了他250个亲朋好友。对于巴菲特,世间的误读和过度诠释过多,是时候去看看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那个巴菲特了。
111、奴仆眼中无伟人。在拿破仑的仆人眼里,或者某些“伟人”的私人医生之类眼中,伟人无非凡人,甚至比凡人更糟糕。同理,兄弟姐妹眼中更是如此。从小一块儿光着屁股玩泥巴长大的,毫无神秘感可言,自然不容易言听计从、顶礼膜拜。刘邦的大嫂,肯定打死也不会相信这位沛县首席懒汉会是真命天子。尽管巴菲特一向对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鄙视不已,但他的姐姐却瞒着巴菲特,听从经纪人的劝告,大玩期权衍生品。而且,她还向朋友推荐这位经纪人。以常理推之,自己偶尔玩玩也许只是见猎心喜,但向朋友推荐,则显然是相信这经纪人生财有术。可能在他姐姐看来,当时已经身家10亿美元、名列美国十大富豪的弟弟,也许只是“连续掷出N次正面硬币”的幸运儿、在键盘上随机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大猩猩?否则,何以解释她的“误入歧途”。为什么投资正道几十年来乏人追随,鸡鸣狗盗之人永远不绝于路,看看巴姐姐就知道了。巴姐姐在1987年股灾中撞了南墙,损失比她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价值还大,几乎破产。巴菲特并没有出手相救——他连儿女的财务困境也不帮忙——只是从姐姐应得的信托中,提前支付现金流给她。
112、巴菲特当年投资可口可乐的事情,可谓街知巷闻。《滚雪球》的作者,却也没能讲明白一个基本的疑问:巴菲特对可口可乐觊觎已久,但几十年忍手不动,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1988年——他58岁之时出手?大家都在谈他对可口可乐的“选股”,殊不知,此事的秘密在于“选时”。对于可口可乐的历史,巴公选择此时出手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算是为遗憾多多的〈滚雪球〉一书拾遗补缺:一、大半个20世纪里,可口可乐一直控制在伍德拉夫家族手中。1985年3月7日,君临可口可乐数十年的伍德拉夫二世撒手人寰,此公年轻时纵横天下,但晚年固步自封,坐看百事可乐迎头赶上。频频更换接班人的老人统治,总是令每一个候选人对“变革”噤若寒蝉。二、伍德拉夫二世归西之后,继承人终于敢于进行蓄谋已久的“革命”。虽然他们推出新口味的可口可乐,成为20世纪营销史上最有名的灾难。然而,可口可乐的品牌魅力在于:它有犯错误的机会。美国人对于“新可乐”的全民仇恨,反面印证了可口可乐品牌的半宗教色彩。三、“新可乐”的灾难加上1987年股灾,市场先生给巴菲特报出了诱人价格。四、1987年,可口可乐把它的大包袱:电影电视部门,合并为“哥伦比亚影片娱乐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51%股份。(2年后余下的49%以15亿美元卖给了索尼,这是日本公司80年代泡沫期的经典冤大头式收购战)回归到只卖饮料的专注道路上,肯定合巴菲特的口味。五、80年代末,冷战铁幕已经残破不堪,世界上无数没怎么喝过可口可乐的人口,如苏联东欧、穆斯林、中国等等,为这个老牌蓝筹公司,提供了成长型公司的天赐良机……一言以蔽之,用格雷厄姆的价格,买费雪的股票。
113、另有一个小问题:巴菲特最爱喝的并不是可口可乐,而是百事可乐,而且,百事可乐的成长速度在几十年中远胜于可口可乐,他为何不投资百事可乐,苦等可口可乐几十年?
114、1987年以后,巴菲特的故事似乎越来越广为人知。不过,历史学的吊诡之处在于,越是家喻户晓的故事,真相就越是扑朔迷离。鲁迅说,读历史,不光要看正史,正要看野史和杂记。投资,何尝不是如此。
115、在最近一年的金融危机中出手,巴菲特式“雪中送炭”风格已经广为人知。1980年代末,巴菲特则充分利用了老牌公司CEO们对于恶意收购者的恐惧,扮演了宋江的及时雨角色,将各大山寨收归帐下:冠军国际纸业(ChampionPaper)、吉利(Gillette)、全美航空(US Air)。这些交易的条件与现在入股高盛等差不多:优先股、9%左右的年利息、如果未来股价上涨可以转股。然而,只有吉利为巴菲特赚了几十亿美元,其他两个十分平庸,全美航空甚至让巴菲特得出了“不要投资带翅膀的公司”的感慨。所以,不要羡慕巴菲特的优厚交易条件,这些条件不是获胜的关键,关键仍然在于股票的未来,在于这些交易中“股性”强、“债性”弱的那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