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也是机遇
风险也是机遇的代名词。
—彼得·L.伯恩斯坦
生于1919年的彼得·L.伯恩斯坦是《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华尔街上的经济学家)《繁荣的代价》《金融简史》等著作的作者、也是彼得·伯恩斯坦公司的创始人及总裁。他几乎见证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的每一场金融危机,也是极少数亲身经历过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而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里还依然活跃于市场中的人。
彼得·L.伯恩斯坦说过:“风险也是机遇的代名词。”
在投资领域,永远都存在风险,如果你不想冒险,那就别涉足股票,但历史也证明,风险和收益总是如影随形,《漫步华尔街》的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伯顿·G.马尔基尔通过对美国1926~2005年的常见资产类型的年均收益率进行研究,发现具有高风险指数的普通股(收益率年波动率为20.2%一32.9%)以10.4%一12.6%的年均收益率击败了低风险指数(年波动率为3.1%一9.2%)的债券类产品。
看来,要想在股市中“吃得好”,就得承受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失去“睡得香”的享受。伯顿·G.马尔基尔经常举出J. P.摩根的例子来说明“吃得好”与“睡得香”之间的矛盾。
曾经有因承受投资压力而担惊受怕、重度失眠的朋友问J.P.摩根应该怎么办,J. P.摩根说:“卖掉一些,直到你可以入睡为止。”
每个投资者在投资前都必须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度,在“吃得好”还是“睡得香”之间选择一个。那些叱咤风云的投资大师并不是比其他投资者有更好的手段,而只是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
1986年起美国银行业的竞争和风险加剧,但巴菲特仍希望购买银行股。美国银行是当时全美最好的银行之一,巴菲特认为其经营模式独特,市场占有率高,ROA(资产收益率)和ROE(净资产收益率)能力强,管理层经营有方,是一家值得投资的优秀公司。
1991年前后美国银行股价大幅下跌,正是低成本持有的大好时机。巴菲特在仔细权衡公司机会与风险之后作出了购买决定,认定这家公司未来具备升值潜力。
但市场变幻莫测,美国银行的股价也随之频频发生变化。在金触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最大跌幅超过82%,之后两个月又暴涨79%,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股价大跌时,巴菲特仍坚信美国银行的抗压能力,认为它必能稳步走出危机,只是无法准确预估其重振雄风的时间。凭着对公司内在价值的确信,巴菲特又低价增持1236万股,占总比例的4.3%,随即在接下来的股市回潮中大赚特赚。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其变动周期、幅度及频率等具体信息是很难预测的,即使你投资的是一只优秀股票,也需要承受其短期波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但是有风险的地方同时也存在机遇。那些能抵抗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的投资者,就已具备了成功投资的一项基本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