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其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在风险急剧爆发的危机背景下能够更全面和清晰地体现出来。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在全球金融市场肆虐,出现了百年难遇的极端市场行情。本章就此研究股指期货的市场表现及作用。总体来看,全球股指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量显著增长,不但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而且给市场提供了避险和流动性支持,成为难得的避风港。
在风急雨骤、骇浪滔天的金融海啸中,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运作平稳,价格走势紧贴现货市场,交易持仓量大幅增加,风险控制措施及时到位,保持一份难得的平静。
一、价格波动表现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全面爆发。尤其是在2008年9月至10月份期间,受到雷曼公司破产等系列危机加重的负面消息影响,全球股市震荡尤为剧烈,暴涨暴跌成为全球普遍现象。其间,成熟市场日涨跌幅多次接近10% ,新兴市场极端情况更是单日超过20%。例如,美国标普500指数在10月13日暴涨11.58%,创造了75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又在10月15日暴跌9. 03%,创造了21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俄罗斯RTS股票指数在9月19日暴涨22.39%,在10月6日暴跌19.10%。美国S&P 500指数、欧洲道琼斯EURO STOXX 5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日本日经225指数、韩国KOS-PI 200、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中国台湾加权指数、印度S&P CNX Nifty 指数、巴西IBOVESPA指数、俄罗斯RTS等全球12个市场在2008年的单日最大涨跌幅几乎都在9月、10月两个月份出现,只有富时100指数9.84%的最大日涨幅出现在11月25日,以及中国台湾加权指数6.51%的日最大跌幅出现在1月22日。指数波动率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标普500指数的波动率原本在0.1 ~0.3,但从9月15日开始大幅飙升,最高达到0.8左右后,略有回落到0.65左右。可以说,全球市场正在经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动荡。
随着全球股市大幅波动,股指期货也同步出现剧烈震荡走势。其中,个别指数期货合约涨跌幅极为惊人,如俄罗斯RTS指数期货在9月19日单日暴涨42.24%,又在10月6日单日暴跌24.10%,均创历史之最。就连日经225指数期货主力合约也在10月10日出现13.33%的跌幅,又在下一个交易日即10月14日出现了21. 25%的涨幅。但是,全球股指期货市场基本与现货市场实现同步震荡,期现货价差保持在有限范围内,没有产生持续、过大的偏差。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E-miniS&P500指数期货的近月合约基差情况来说明这一点。CME是全球最大的股指期货交易所,CME上市的E-miniS&P500指数期货是全球成交量最大的股指期货合约,因此该合约非常具有代表性。图7-3中可以看到,进入2008年9月后,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大,基差的确有所增大,但程度比较有限,大都保持在10个指数点或1%之内。其中,最大正基差出现在9月19日,达1.93%或24点;最大负基差出现在10月27日,达-1.67%或-14点。
二、交易量及持仓量表现
全球各主要交易所股指期货交易量和持仓量在9月、10月等市场波动较大的月份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成熟市场的主要股指期货品种的交易量环比增加了1倍以上。例如,2008年9月份,CME的E - mini标普500指数期货、欧洲期货交易所( Eruex) STOXX 50指数期货和英国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 FT 100指数期货成交量环比分别增长了110. 70%、133. 51%和148.51%。上述三个品种9月份的持仓量环比分别增长了8.41%、6.93%和5.13%,而新兴市场主要股指期货品种的交易量环比增长也有增加,但幅度要小。例如,中国台湾台指期货、韩国KOSPI200、印度S&PCNXNitfy、巴西圣保罗BOVESPA等指数期货9月份的日均交易量比8月份分别增长17.77%、27.38%、25.93%、6.55%①。这也说明,越是在成熟市场,股指期货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实际上,每逢市场出现波动时都是如此,如“9.11”事件等危机条件下都出现了期货交易量、持仓量大幅增加的情况。
三、主要风控措施
此次危机中股指期货价格波动剧烈,同时交易量、持仓量大幅增加,这些都给交易所带来了严重的风险管理压力。但是,全球32个国家与地区的43家交易所上市的389种股指期货产品均较平稳地经受了危机中极端行情的考验。没有一个市场因股指期货及期权出现风险问题,没有一个交易所因为股指期货及期权出现结算会员大面积违约现象。它们主要采用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第一,提高保证金水平。例如,中国香港交易所为了应对风险,在9月19日、9月25日、10月2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1日六次提高保证金,使得恒生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货的保证金水平在10月21日分别达到21.67%和30.13%的较高水平。俄罗斯期货交易所(FORTS)维持日涨跌幅两倍的保证金比例,-度高达45. 4%,这使得俄罗斯市场尽管有巨幅波动,但股指期货市场仍能正常运行,没有出现重大风险。海外实践证明,维持较高的保证金,及时盘中追保,这些基本措施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市场风险。
第二,暂停市场交易。此次危机中,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比利时、巴西、泰国等多个交易所,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在部分时段甚至连续多天暂停市场交易。这包括根据规则规定的技术停市,以及基于市场现状而临时决定的紧急停市。例如,韩国KOSPI 200股指期货在9月16日上午9时35分下跌5%时暂停交易5分钟。俄罗斯市场9月17日股市开盘再度暴跌,中午两家股票交易所及俄罗斯期货交易所(FORTS)公告停市,直至19日才恢复交易。10月14日,OSE日经指数期货大涨21%,-度暂停交易15分钟。暂停交易一般作为迫不得已的紧急措施,从全球经验来看,需要协调期现货两个市场同步行动。
第三,调整涨跌停板幅度。部分存在涨跌停板限制的市场还进一步调整了股指期货的涨跌停板幅度。例如,中国台湾市场将跌停板从7%降低到3.5%,新加坡则在原来10%和20%的熔断点之间的15%水平处增加了一道熔断限制。缩小跌停板幅度,一方面限制了市场价格的迅速调整,不利于市场的有效出清,但在另-方面也降低了市场最大风险规模,提供了更多的风险应对时间。
除了采取.上述风控措施外,市场还启动了一些其他应对举措。例如,动态调高担保金水平,公告市场统计数据并提示相关风险,妥善处理雷曼等风险会员相关事宜,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商品市场上,在某些品种连续三个跌停之后还启用了强减制度。这种看似破坏市场规则的极端措施,被证明在极端行情下发挥出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将市场风险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客户损失无限扩大,防止会员大规模穿仓,成功抵御住市场颠覆性风险。这--措施也将作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在极端情况下的紧急备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