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个股新闻> 改革重组效应初显 中远海运多项指标创世界第一

改革重组效应初显 中远海运多项指标创世界第一

2018-03-02 01:23:15  来源:个股新闻  本篇文章有2748字,看完大约需要9分钟的时间

改革重组效应初显 中远海运多项指标创世界第一

时间:2018-03-02 01:23:15  来源:个股新闻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中远海运

近年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坚持内部深化改革,制定了涵盖航运、物流、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和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6+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截至2017年底,经营船队综合运力8635万载重吨/1123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码头、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全球船舶燃料销量均为世界第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接单规模以及船舶代理业务也稳居世界前列。

中远海运是我国最早“走出去”以及国际化经营程度最高的中国企业之一,远洋航线覆盖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并以十大区域公司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组建了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集团在境外设立了香港、欧洲、北美等十大区域公司,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并在境内(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和希腊,拥有中远海运控股、中远海运能源、中远海运发展等九家上市公司。

确立“6+1”产业框架体系

2016年2月18日,中远海运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由于原来中远、中海两家集团业务复杂且高度重叠,为了发挥规模优势的改革目的,中远海运坚持战略引领,全面推进集团总部的战略性重组以及下属各业务板块的专业化重组、集约化经营。

新集团组建伊始,率先确立了“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全球公司”四大战略维度,确定了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相关业务”的“6+1”产业集群架构。

一年多来,集团按照“有加有减、有进有退”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6+1”产业集群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各业务板块服务创新各具特色。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远海运各业务板块迅速打造规模和成本领先优势,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显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仅集装箱船队就释放了年化约50亿元人民币的协同效益。

2016年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61亿元,同比增长47.3%;2017年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90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276.4%,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资委考核指标目标。尤其是,连续亏损多年的航运主业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扭亏为盈,集装箱运输等五大航运公司前三季度全部实现盈利。

在改革过程中,随着规模效益显现,中远海运国际影响力也在显著提升。在2017年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中远海运列至366位,比2016年的排位上升99位。在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受信赖公司2000强榜中,中远海运排名第104位,成为全球唯一上榜的航运企业,在中国大陆最值得信赖企业中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成立以来,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运用资本与运营两轮驱动,加快全球航线网络布局和港口布局,先后入股国内外多个港口码头,推动集团全球化布局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17年,中远海运先后入股青岛港国际、上港集团,收购了西班牙最大码头运营商NPH51%股份,控股运营西班牙诸港,收购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

除此之外,客户战略合作不断深化。新集团成立后,在2016年就已经与宝武、中铝、中石油等23家战略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集团继续加强与大客户战略合作,分别与绿地、一汽、宝武、奇瑞、海信、东风、太平船务等多家客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另一方面,集团全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顺利推进泛亚航运混改试点。2016年11月,国资委批准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集运”)所属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亚航运”)作为首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也是10家试点企业中唯一一家航运企业。泛亚航运是国内从事内贸集装箱运输的龙头企业,经营航线150余条,经营船舶500多艘,总运力近40万TEU,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为了保障改革顺利推进,中远海运在泛亚航运成立了内部工作组,制订了《混改和员工持股试点方案》,完成了《混改增资方案》。股改后泛亚航运股权架构变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持股82%,复星集团持股10%,泛亚航运骨干员工持股8%,共增资7.68亿元。

2017年4月,泛亚航运增资扩股和员工持股方案经集团审议通过并向国资委报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公开挂牌。6月27日,中远海运集运、泛亚航运、复星集团和泛亚航运员工持股平台公司签署了增资协议,6月29日,泛亚航运完成了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试点改革,成功实现了国资、民资与员工出资的紧密结合。

中远海运认为,泛亚航运实施本次混改和员工持股试点,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领域,优化公司治理、决策和激励机制。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和国资委的具体部署,中远海运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资委5家“压减”试点单位之一,集团利用重组整合的有利条件,将整合同类型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优化业务结构与“压减”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压缩管理层级至4级、消减法人公司20%”的工作目标。

根据中远海运内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集团已清理关闭471家法人单位,压减率达26%,管理层级已压减为4级,从工作进度和成效看,集团“压减”工作走在了央企前列,被国资委评为“压减”先进典型。

在“僵尸”特困企业工作方面,中远海运集团共有“僵尸”、特困企业7户,2016年提前完成了南通中远重工、厦门远海码头两家特困企业的治理任务,2017年两家公司各项指标继续维持向好。2017年集团完成了中海工业广州公司等四家公司的治理任务,其中僵尸企业中海工业广州公司已完成清算关闭。截至2017年底,集团一共完成6家僵困企业的治理工作,剩余一家中海工业公司,将在2018年完成。

针对未来发展规划,中远海运计划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优”字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一是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按照“有加有减、有进有退”原则,围绕集团“6+1”产业布局,坚持集运、港口、金融、物流四个核心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做好“三去一降一补”与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二是进一步优化船队结构,继续推进老旧船拆解和新造船投资工作,积极打造大型化、现代化、符合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世界一流船队。三是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当前重点是通过加强产业链协同,释放改革重组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全球化协同营销,进一步健全产融结合等融合发展管控机制,进一步扩展港航、内外贸业务协同的覆盖面,让集团的工作效率递增,经济效益递增,市场竞争力递增,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关键字: 重组上港集团板块
来源:个股新闻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