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个股新闻> 转型大健康 “宜华系”买买买模式待考

转型大健康 “宜华系”买买买模式待考

2018-03-02 01:38:15  来源:个股新闻  本篇文章有3985字,看完大约需要13分钟的时间

转型大健康 “宜华系”买买买模式待考

时间:2018-03-02 01:38:15  来源:个股新闻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a href='/zlyj/283333.html'>宜华健康</a>

在宣布转型大健康3年后,“宜华系”正在逐步加大宜华健康(原名“宜华地产”)(000150.SZ)的业务拓展步伐。

12月4日晚间,宜华健康公告,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亲和源集团”)剩余41.67%股权,本次标的股权交易价格为2.92亿元,“近日,公司完成了亲和源集团剩余41.67%股权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亲和源集团成为宜华健康的全资子公司”。

宜华健康的控股股东为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华集团”),持股46.91%,实际控制人为刘绍喜。

2014年,“宜华系”首次转型大健康,连续收购多项医疗资产。亲和源集团系宜化健康养老社区投资及运营板块的重要旗舰,2016年首次收购其控股权,进军养老产业。宜华健康希望凭借亲和源集团在行业的地位,全面铺开对养老产业的布局。

受制于国内养老产业政策以及市场因素,虽然转型养老产业的地产巨头和金融企业日渐增多,但能取得巨额利润且丰厚回报的项目并不多。宜华健康亦在持续投入,对亲和源集团予以金融支持。

近年来,宜华健康陆续收购了十余家医疗项目,然而很多标的资产都是盈利微小且对赌时间漫长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今年以来,宜华健康的净利润下滑明显,前三季度跌幅超过80%。对此,时代周报记者向宜华健康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仍未有回复。

持续砸钱投入

自2014年7月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购入医疗资产后,此前长期从事地产业务的宜华健康,近年来一直行进在转型大健康的征途上。

宜华健康首次接触亲和源集团,是在2016年1月,这是双方的第一轮收购。彼时,双方签署了关于购买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亲和源”,系亲和源集团前身)58.33%股权的框架协议。

同年6月底,双方正式签署收购协议。宜华健康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康桥资产、周星增、TBP合计持有的亲和源股份1.17亿股,占亲和源58.33%的股权。各方同意本次58.33%标的股权交易价格协商确定为4.08亿元。

亲和源成立于2005年,位于上海浦东,系从事会员制养老社区运营及提供养老服务管理的专业服务公司。当时主要运行四条产品线,覆盖养老社区、休闲养老、医疗护理、养老咨询及委托运营等方面。截至 2015年12月底,亲和源上海老年公寓共有房间838户,入住率约95%。

此轮收购结束后,亲和源公司股东变更为:宜华健康持股58.33%,上海亲和源置业有限公司持股30%,奚志勇持股 11.67%。

经过今年第二轮收购,宜华健康通过前后耗资7亿元,最终将这家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的100%股权完全收入囊中。

事实上,这是双方互惠的结果。做地产和家具产业出身的“宜华系”,在养老产业方面愿意坚持到底。而亲和源看中的则是“宜华系”的融资渠道。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宜华系”持续向亲和源投入资金,为其业务拓展,提供金融支持。

今年8月24日,宜华健康称,为了解决亲和源集团子公司宁波象山亲和源养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山亲和源”)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拟向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及浦发银行宁波象山支行申请贷款总额3亿元,期限6年,并提供项目所属地块土地使用权66666.66平方米抵押担保。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象山亲和源系亲和源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养老项目投资。宜华健康为象山亲和源此次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12月1日,宜华健康公告,近日亲和源集团向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上海分行彭浦支行分别申请贷款人民币6000万元和1亿元,期限均为10年,公司为上述贷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截至该公告日,宜华健康对外担保合同总额为17.5亿元(含本次),全部为对子公司的担保。

而作为全国最早实现商业化养老产业的地区,上海一直在该领域走在前列。这意味着,“宜华系”在上海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少,包括复星及外企投资的星堡养老社区,以及上海地产集团和万科等发起的申养服务公司等。

成立近10年来,亲和源虽然有了一定口碑和规模,但自身体量还较小。目前,亲和源在上海、海南、山东建造了养老社区,并规划未来在浙江、辽宁等多地推广,在全国逐渐形成规模化的养老服务,积累客户资源。

2016年12月,亲和源集团耗资2.26亿元,承租一座大厦用于经营养老院及养老公寓,该租赁物业地上建筑面积约34607.71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约 5万平方米。

今年10月,亲和源集团承租位于山东青岛重庆南路99号的时代广场·云街丙号写字楼,用于经营老年公寓和护理院。总租金3.94亿元。两次承租物业资产,均获宜华健康同意。

漫长对赌时间

除了亲和源项目,在大健康领域方面并非“科班出身”的“宜华系”,扩张的主要模式还是买买买。

2017年以来,宜华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持续投资。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宜华健康在年内就投资了10余个项目。

2017年上半年,子公司达孜赛勒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孜赛勒康”)收购了余干仁和医院有限公司60%股权、杭州养和医院有限公司、杭州慈养老年医院有限公司、杭州下城慈惠老年护理院合计60%股权。

此外,宜华健康参股的宜鸿投资公司收购了玉山县博爱医院有限公司70%股权、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城东分院70%股权、汕头市博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截至今年上半年,宜华健康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以及托管的医院已超过15家。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宜华健康在收购项目的同时,往往会与标的公司的管理团队定下对赌协议,且对赌业绩年限较长,有的长达五年。

据2017年1月公告,宜鸿投资以9590万元收购玉山县博爱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山博爱医院”)70%股权及对应 70%医疗资源权益。

对赌协议要求,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应不低于950万元。2018-2020年度的业绩,则以交易对手方承诺的2017年度净利润950万元为基数,连续3年每年在前一年业绩承诺基数基础上增长率不低于15%。此外,2021年度,实现标的公司合并税后净利润在2020年度承诺净利润基础上,保持年增长率不低于10%。

7月,达孜赛勒康以现金6335万元收购并拥有昆山长海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公司设立的长海医院,系一家营利性一级综合医院。截至2016年12月31日,营收4676.63万元,净利润707万元。

对赌协议指,以承诺的目标医院2016年合并税后净利润707万元为基础,未来5年,2017年度、2018 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的税后合并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13 万元、935 万元、1075万元、1129 万元和1129万元。

今年8月,宜华健康同意公司达孜赛勒康以现金1.12亿元购买江阴百意中医医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意中医”)51%的股权。

百意中医此前登陆新三板,后终止挂牌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营收3826.23万元,净利润796.40万元。

业绩承诺指,2017 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00万元、1920 万元、2308万元、2308万元和2308万元。

“(宜华健康)收购的一些医院企业,大多只有几百万元的盈利。这些企业越小,后续整合起来就越难。基本(地理位置)也不在一起,比如收购江阴的中医院,又在其他地方收购养老院,这似乎没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擅长医疗领域投资并购的不愿具名的一位投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利润下滑明显

伴随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不断出台,以及“去库存”的影响,长期耕耘于二三线城市的宜华地产面临着较大挑战。

2014年,宜华地产通过收购众安康100%的股权,参股友德医20%的股权,顺利转型进入医疗健康服务行业。

此后,宜华健康确立以医疗产业服务和养老产业服务为主的两大业务方向。据宜华健康2015年报指,公司继续收购爱奥乐100%股权、达孜赛勒康100%股权。由此,业务拓展至以医院、医疗中心运营管理为主的医疗服务业务和以远程医疗器械为主的健康管理业务。

2016年,宜华健康彻底与过去的业务“挥手作别”,顺利置换出所有地产业务,彻底实现医疗健康产业战略转型。

同时,在完善养老产业布局后,宜华健康确立以医疗产业服务和养老产业服务为主的两大业务方向,并成功构建医疗养老后勤服务、医疗机构专业服务和养老社区专业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同时延伸到医疗专业工程、慢病及健康管理、护理康复、互联网医疗等领域,逐步打造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宜华健康通过持续收购,在拓展主业的同时,亦能通过并表,实现账面业绩的持续增加。在收购公告披露时,谈及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宜华健康大多会指出:“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按合并报表准则等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畴,将对公司经营绩效等产生积极影响。”

转型大健康领域3年多以来,宜华健康的股价增长不少。据宜华健康2014年披露,购买医疗资产众安康100%的发行股份定价为6.56元/股。如今,宜华健康的股价早已上扬,截至12月11日收盘,报收28.13元/股,总市值125.97亿元。

而在利润方面,今年的净利润出现下滑。2017年前三季度,宜华健康的营收为13.87亿元,增长5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52亿元,同比下滑84.26%。

除此之外,由于养老服务行业是新兴服务行业,特点为前期投资高、回报周期长,面临着持续盈利风险。去年收购的亲和源集团,去年(2016 年1-12月)的营业利润亏损3570.45万元,净利润亏损2831.19万元;今年上半年(2017年1-6月),营业利润亏损845.59万元,净利润亏损834.49万元。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