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1958年桑伯恩地图公司的投资开始,连续追溯另外19个巴菲特的主要投资案例,如:喜诗糖果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美国航空集团、富国银行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等,对巴菲特估值逻辑的一点思考。
第一部分:合伙制年代(1957-1968年)
大部分人认为,巴菲特在早期的合伙年代,主要聚焦于便宜的雪茄蒂类投资。开始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时候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但事实彰显的却是,他涉及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投资。他不仅仅局限于便宜的投资机会,也不仅仅局限于品质一流的公司,期间还有过兼并套利的机会。
重要的是,在所有的分析的案例中,巴菲特似乎只投资那些仍然盈利的企业,同时回避那些快速烧钱的企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市价低于资产净值的公司并非罕见,但是这类企业许多都是烧钱的企业,要确信这类企业会咸鱼翻身,这很危险,如果这种反转不能快速发生,将会失去整个投资。因此,对于仍然盈利并有某种积极动能的公司来说,那种风险就会低很多。
巴菲特会对其投资的企业做全面的基础性调研。这种调研包括对相关企业基本功能的详尽了解。此外,他还包括对管理层及所有权结构的全面了解。在桑伯恩地图的案例中,巴菲特当初清楚的知道其董事会由哪些经理人所构成,甚至清楚他们对桑伯恩的看法。在伯克希尔这个案例,巴菲特不仅非常清楚这个企业的管理层而且也熟知其前老板。
对于那些不仅仅有主营业务的企业(例如:美国运通),巴菲特会极力去了解每个分支业务的经济性,不局限于从整个财务视角去看待这类企业。他看到了美国运通的其信用卡业务会有个快速的成长,只是暂时性的受抑于公司的经营问题,而且,1963年这种恢复和增长的征兆就已出现。投资者不要仅仅的聚焦于企业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通常是在集团层面呈现,而且就理解这类企业的核心功能及这些功能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走势来说,这些指标对投资者作用极为有限。更佳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它正在持续增长)(哪怕财务指标上没有显示出这个企业的太多的变化)才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投资这购买其股票的真正动因所在。
第二部分:权重移向企业的品质(1968—1990年)
投资生涯的中期,巴菲特似乎把更多的权重放在了企业品质上。他把焦点从企业的资产价值转到评估企业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无论是对喜诗糖果的私募股权投资还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那种扭亏为盈的情况或者是可口可乐的那种品牌授权经营,其关键的投资理由都是这些标的蕴含极其具有吸引力的长期盈利能力。这类企业出现时,巴菲特总是会以较高的估值去购买一流的企业,乐意支付更高的市盈率(这几个案例的市盈率都在15倍)。
在评估企业品质方面,巴菲特把品质定义包括为定量内容和定性的内涵。在定量方面,注重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持续的增长,已用有形资金的最高收益率。巴菲特的核心标准是在可理解的结构因素的驱动下,十分稳定的5%的增长幅度。他并没有只是盯在极高的增长速度或者极端有吸引力的估值上,这就是对那几个品牌公司的决策依据。在这些案例中,巴菲特投资的那些公司都能持续地创造税后已用有形资金收益率。
和他的企业定量评估的演化一样,巴菲特逐渐把更多的决策权重放在自己的这样的一种能力上:理解企业经营的定性因素。在美国运通这个案例中他知道色拉油丑闻不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长远的影响,他会寻找一些消费者去做基层的调研;而且他意识到了该企业的其他部分的信用卡业务会在将来大幅推动公司的增长。至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他认识到了该企业保险业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扭亏为盈的可能性很大。《布法罗晚报》是巴菲特定性决策的一项投资。巴菲特购买这家企业主要不是基于它过往的利润(这会使得这项投资显得太过分),而是基于他对这家企业最终会怎样的深层理解:一个利润率更高和回报率更高、收入粘性很强,而且有着相当定价权的企业。
在其投资生涯的中期,他不仅把自己的焦点转移到了品质更好的企业,而且,他还不断的回头光顾几个相关的业务领域,累积起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保险、媒体和零售品牌)。在这些行业里,巴菲特的专业知识并不局限于那些相关的概念,他还构建了一个强大的人脉网,都是一些足智多谋的人,包括许多CEO。
第三部分:投出不断增加的资金规模(自1990年以来)
在巴菲特生涯的晚期,他的挑战变成了要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投出不断增长的资金规模。此时的投资策略上明显的变化是:投资重心转移到了大公司身上。就投资风格而言,似乎依旧维持着他在中期所形成的、以定性要素为决策依据的策略。
不知是否因为没有明确的预期到国富银行面临的抵押贷款危机或者像他自己承认的那样没有理解美国航空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巴菲特后来主要关注自己的这种能力:在基本面认知上比其他投资者更胜一筹。
总体来看,虽然巴菲特始终遵循着同样的投资哲学,并继续在他大量的专业知识中添加某行业的新料,但巨量资金迫使他不断演进自己的投资策略。
第四部分:我们能从巴菲特身上学到什么?
1、信息的质量。
巴菲特越来越集中于几个精选行业的投资,是因为这能帮助他最大限度得加深理解这些关键信息的内含价值,并能有效的反复利用这些知识。例如,知道《华盛顿邮报》详细的订阅数量、流失率和经营利润率,无疑会帮助他评估《布法罗晚报》的投资项目。
2、利润增长的持续性。
具有梦幻般的50%已用资金收益率,但收入和利润增幅为0的企业,它那种很高的资金收益率没有什么益处,因为他无法将收益再投资到企业,使得它进一步发展。你与其花80%的调研时间去精确计算企业去年的当期利润几何或者精确的计算其资金收益率,还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利润增长稳定性好的企业,并找出那些支持为何会如此的高品质的数据。
3、让机会驱动你的投资风格。
其合伙人投资策略核心的3种投资方式:
1)一般类型:相比其内含价值,被巴菲特认为价值已经大幅低估的证券,预期这类股票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这种价值低估现象何时为矫正,不会有明确的时间表,但从长期来看,预期这类投资总体是升值的。
2)套利型:它们的财务收益率取决于公司的下属行为:兼并、清算、重组、拆分等。根据巴菲特的说法,这类投资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小,而且会在一个预期10%-20%的稳定合理的平均收益率。因此,这类投资能大幅跑赢一个下跌的市场,但是多半与一个强劲上涨的市场无法匹配。
3)这样的一个投资情形:合伙人要么可以直接控制被投资公司,要么拥有足以对被投公司的运营产生积极影响的股份,使得它释放被束于下述科目的隐藏价值:资产、运营资金或者在后期的投资、运营的改良。
4、一切取决于管理层:
对优秀管理层高度关注,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评估标的公司的管理层。几个明确的标准:
1)一次成功的企业经营经历;
2)全身心地经营企业的管理者;
3)具有绝对的诚信;
4)有能力合理配置资金的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