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无论是美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散户投资者都曾叱咤风云,彼得林奇的自传《战胜华尔街》和电视剧《大时代》,都生动描述了散户投资者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叱咤风云。但跨入新世纪,从市场日均交易量分析,海外市场散户投资者确实出现了大规模离场现象,那么散户投资者究竟去哪儿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先从成交量现象进行分析,2015年有一个十分令人惊诧的现象是值得A股市场参与者深思的。去年4月至6月,即沪综指从4000点跃升至5000点期间,A股市场日成交量曾长时间超过美股市场成交量一倍以上,但直至沪综指5178点,A股市场总市值也仅有美股市场的40%左右,这个现象是不是值得人们去研究。如果再分析交易者结构,美股市场日交易量90%左右是机构投资者贡献的,而A股市场日交易量多数是由散户投资者贡献的;美股市场交易量集中在蓝筹股板块,而A股市场交易量集中在中小创板块,显示出交易行为偏好与投资者结构息息相关。
再从投资者数量进行分析,中国香港地区人口总量少因此散户投资者总量稀少是合理现象,但是美国超过半数家庭就在上世纪末拥有股票资产,美股市场为何在2000年前后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因为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上世纪90年代仍然是美股散户投资者的黄金岁月。原因与当年发生的绩优成长股安然事件有关,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查阅一下当年的新闻。如果你回顾历史,,会发现在投资过程中,非系统性风险比系统风险更可怕,而绩优题材股产生的非系统性风险有时候更可怕,因此安然事件是散户投资者策略开始出现变化的分水岭。
散户投资者的优势在于判断趋势而不是公司价值,机构投资者优势在于分析公司价值而不是研判趋势,安然事件导致美股投资者开始规避趋势股投资偏好。但散户投资者并没有离开美股市场,而是选择蓝筹股进行长期投资,你可以看到美股蓝筹股大股东持股比例都极低,大量股份被散户投资者持有,散户投资者日常很少交易,因此美股日交易量基本由机构投资者贡献。蓝筹股的市值管理依靠持续的分红和回购,例如,微软虽然估值偏高接近40倍PE,但是微软近十年来,累计回购和分红接近1000亿美元,这与2003年之前微软从不分红形成鲜明反差,因此微软虽然由散户投资者重仓持有,但股价表现就像A股中茅台般优异。微软并不是个案,美股蓝筹股基本如微软般分红和回购股票,区别仅是金额多寡。因此自2001年之后,美股牛市就是由蓝筹指数推动的,而散户投资者基本沉淀在蓝筹股投资中。
注册制成功推出的前提是多层次市场建设完善,多层次市场建设的基石是蓝筹成分指数,散户投资者优势在哪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