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的发展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是互换交易的萌芽阶段,那么互换交易的真正盛行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比以往的互换交易要复杂得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它不仅成为了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套利、套汇活动的主流工具,而且还形成了有着独自标价和交易程序的互换市场。
真正意义的货币互换业务最早的实例始于1981年,由所罗门兄弟公司安排在IBM公司和世界银行间进行了一笔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对美元的互换交易。当时,IM公司筹集了一笔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资金并将其转换为美元使用。不久,美元对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的汇率上升,IBM公司就取得了一笔账面资本利得。但是IBM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认为美元的坚挺可能不会持续很久,而IBM公司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其资本利得和免除德国马克和瑞土法郎的敞口的风险;而世界银行却希望能够以尽可能低的融资成本发行欧洲债券。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安排下,世界银行与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的还款期和付息时间表相对应发行了欧洲债券;然后世界银行与IBM公司进行了互换。由1BM公司替世界银行偿付美元利息,而世界银行则替IBM公司偿付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的利息。由于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的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所以通过互换交易,可以降低世界银行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虽然IBM公司以较高的美元利率支付利息,但互换却使它免除了支付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利息所可能具有的汇率风险。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互换都是用户化、交易量少、相关费用高的交易,而且早期的互换实现有其一定前提条件,即要求两个公司的资金需求彼此正好等量且方向相反。银行只是充当经纪人,将两个资金需求匹配的客户撮合到一起,银行从中收取服务费。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出现了几个新的变化:交易量和流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互换市场转换成了标准化、交易量大、费用低的交易,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开始作为经销商参与互换交易。在客户没有匹配的互换对手时,银行可以充当互换的另方,或者银行直接充当两个资金需求不匹配的互换双方的媒介。在这种方式中,银行履行了其作为金融媒介的作用,同时还充当了互换的主体。银行也将从互换双方的报价利差—买卖差额中获得报酬,而不再是撮合双方而收取的费用。
由于不再需要等到匹配的互换对手就可以互换,这一发展极大地增加了互换的灵活性、流动性,从而导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货币互换量的急剧扩大。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国际扩张的机会,即使是那些建立初期的目标是仅针对国内市场的公司,也慢慢地向世界市场进军。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如何在保持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的前提下,为这些跨国扩张融资是一个核心问题。很多公司诉诸互换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