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的第十部分“财务报告”第一项是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通常“业绩地雷”在审计意见中会暗藏玄机。该部分是需要投资者认真阅读和仔细研究的。
如何分析财务报告?
正如巴菲特所言,财务报表中存在着过多解释性说明的公司其管理层就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自1997年以来,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除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外,其他审计意见都表明了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存在异议或疑义,简称“非标”意见)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2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报告占总数的13.3%。与此相关联的,上市公司无正当理由频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说明公司报表审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所聘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帮助造假或者造假“水平不高”,此类公司即使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也是重点怀疑对象。
(一)第一看收入
一个健康稳定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应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并且连续3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临时的一次性的收入,如有些公司总是通过出售资产、下属企业来增加收入,不知他现在卖了将来还能卖什么。因此,在“掘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排雷”,揭开“虚假”收入的面纱。这就需要结合“应收账款”、“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比较分析。
曾有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共计4.2亿元,而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过才4.56亿元,其业绩的真实性可想而知。
(二)第二看现金流
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比收入和利润更重要,也更真实,账面收入和利润的人为操纵稍微容易,但实打实的现金流大大增加了扭曲业绩的难度,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从这一点上,“现金为王”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收入和利润的连续增长如果没有伴随着相应的现金流入往往预示着巨大风险。曾有某家表面看起来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亿元,净利润1.67亿元,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一8.5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只有7.8亿元,比主营业务收入还要少,恐怕这时候不好“撤谎”的现金流更能说明企业的真实状况。
(三)第三看利润
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的赢利能力。对于该指标需要深入分析,辩证看待,需要关注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利润”;临时的一次性的利润来源(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财政补贴等)比重太高,只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企业风险;而由于公司会计政策的调整、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导致的利润变动更不具有实际意义。
某上市公司曾一次性提取了巨额存货跌价准备,造成当年账面巨亏1.7亿元,而在次年得以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