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例子还不够,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流动性会对股市有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股市涨跌的直接动因就是资金的流动。资金涌向哪只股票,哪只股票就会上涨,这是最浅显的道理。各种不同的投资理论,实质都是解释特定情况下资金运动的理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也不例外。公司有竞争力、业绩不错,因此大家从长远上看好它,资金迫捧它,股票价格就上涨了。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是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股市里,我想类似的一句话也成立:“ 资产价格的涨跌在任何市场都是由货币因素决定的。”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6124点,再跌回I 664点,如果抛开流动性的因素,我们很难合理解释。
那么,什么是流动性?
流动性有各种定义,但简而言之,流动性就是指资金的宽裕程度。对宏观经济体来说,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通常用M1. M2等指标来衡量。对股市来说,流动性指流人或准备流入股市交易资金的多少。对个股和特定的资产而言,流动性指追逐它的资金的多少,换个角度看,即资产以合理价格变现的能力。
用通俗的话来讲,流动性就是水,而股市就是一个池子。水多了,股市的估值中枢(平均市盈率水平)就会提高,然后,绝大多数的个股都会水涨船高(除了船底有漏洞的)。这正是我们在A股从998点涨到6 124点过程中所看到的,几乎所有股票都上涨了几倍。
那么,是不是水越多越好?也不见得。监管层会担心池子顶不住压力崩溃(崩盘),那样不仅池子里面的船会翻掉,还会殃及无辜的实体经济。所以,在4000点以后,我们看到监管层最担心的是如何让股市不要疯涨。在“半夜鸡叫”上调印花税却无济于事且被口诛笔伐后,终于有高人给监管层支了几招:
第一招,把池子扩大(扩容)。在五六千点的时候,中海油服、中国神华、建设银行、中国石油等大象级别的股票都火速登陆了。中石油的一条象腿就等于上百个股票的市值,所以这一招是非常猛的。
第二招,给池子捅几个洞(分流)。不仅放行QDII ( 合理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出海,多只投资于港股的内地基金密集发售,连“港股直通车”这辆有悖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车”都差点成行。这一招也很狠,分流了大把资金。记得当年QDII基金在发售时,场面实在是火暴。2007 年10月初发售的嘉实海外基金首日就有700多亿的资金认购,超过了募集上限,最后只好按比例配售(后来这只基金跌到每股4角时,基民有理由为此庆幸)。
第三招,关掉水龙头(关闸)。除了QDII基金外,国内的新基金暂停审批。据说6 000点时还有内部会议指示基金大佬们只许卖不许买。
这三招都使出以后,果然立竿见影。很快,A股就江河日下了,后来想止都止不住。若不是4万亿人民币救市计划出现,恐怕跌回998点都有可能。
讲完这段水池崩溃的惨痛往事后,回过头我们再来看罗般的《M1定买卖》。
MI增速反映的是居民和企业口袋里资金的松紧变化。它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也是反映物价走势的更敏感指标。尽管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指的是M2”,但M2要反映到经济和物价上,时间差会更长点,更多的是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而不是现在的压力状况。
当M1增速降低到不足10%时,通缩压力会极为显著,因为之前几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都在8%以上。如果MI增速不足10%,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会有较大压力,这时央行就要“开闸放水”一投放流动性了。当MI增速飙到20%以上的时候,意味着通胀有可能加速上行,即使此时M2增速可能还不会太快,央行也会开始收紧流动性。为什么?因为再不调控,通胀就会有失控危险。
所以,MI增速与股市表现令人惊异的实证关系,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数据回归结果,实际上反映的是流动性对股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