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频繁交易外,全球的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也会犯很多与股票投资类似的错误。
与投资股票时所表现出来的追涨杀跌的行为相似,基金投资者特别看重基金产品过往的业绩:他们愿意申购在去年表现好的基金,回避表现差的基金。
行为背后的道理非常简单,在散户对基金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基金的过往业绩自然成了投资者最为倚重的信息。当然,散户在做这种决定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信念,那就是基金过去的好业绩在今后一定还会持续。
美国的博彩业曾经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心理学家也在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种“赌徒谬误”的行为方式。
在美国的赌场里,往往有一些人喜欢在赌场里面溜达一他们在观察哪台机器赢钱的概率大。这里面又分为两种人,一种人一旦发现某台老虎机刚刚赢了钱,便会马上坐到这台机器上去赌博。因为他觉得这台机器赢钱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另一种水平稍微“高”一些的赌客则IE相反,他们会选择刚刚使赌客亏钱的机器,认为亏钱的趋势不会一直延续。
和这种心理类似的是体育界中的“顺手效应”:在美国NBA的分区决赛或者总决赛中,很多球都要传给三分投手投,如果一个球员在比赛中发挥很好、手风很顺,关键球就会让他来投,这跟刚才说的老虎机的例子非常类似。
以下这个例子更为极端:我们用圆圈和叉子代表投硬币的结果,得到以下记录:
OxOx xOOOx xOx
000000000000
第一种是两者交替出现,而第二种都是圆圈(正面)。这两种情况哪种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假设硬币完全均匀,我们进行一下概率计算就知道,第一次得到正面的概率是1/2,第二次得到正面的概率1/2,第三次得到背面的概率也是....因此从理论上讲,出现上面两种情况的概率是一样的。
但是大家在心理上觉得这两种情况哪个更可能发生?根据心理学家在全球各地进行的实验,发现人们普遍觉得第一种情况更可能发生。
作者想利用这个极端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两点想法:
第一,人们对直观而且容易处理的形象信息过于关注。第二,人们往往会忽略既率论中的大数定理。概率的确是一种规律, 但这是建立在大样本基础上的,人们却往往希望大概率事件在随机的一次尝试中出现,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而且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经过某些情况之后依然不变,但是人们对今后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预期,却很有可能根据过去刚刚发生了什么而改变。
以上的例子还说明很多投资者对概率的理解都是有偏颇的。概率是当实验重复足够多次数的情况下独立事件发生的比例,并不能保证事件每次都会发生。对于任何一次独立观测,发生概率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如果球员今晚-直表现得很好,他最后一一个球就一定会表现得很好。
按照这样的思路,投资者可能猜想到,根据过去的投资业绩进行基金选择,并不能保证未来也能获得优异的投资业绩。而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猜想。
在美国投资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公募基金经理威廉,米勒(WlliamMiller),他在很长时间里都被美国的投资界认为是一位和巴菲特齐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巴菲特的投资大师。
米勒先生所供职的美盛基金管理公司(Legg Mason),是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公司创建于1899年,是全球第15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模超过6千亿美元,也就是36 000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所有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总和。这个基金管理公司因为规模大、历史悠久、对市场有影响力,所以公司股票是标普500的成份股。
米勒先生的投资业绩好得惊人。他的传奇之处在于从1991年到2005年的15年间,他所管理的基金每年的净收益都能超过标普500指数。这在统计上有多大可能呢?不是50%,而是50%的15次方,等于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分之一,在统计上几乎不可能。事实上,除了一只基金可以连续6年跑贏大盘外,在同一时期,美国没有任何一支其他基金可以连续8年、10 年或者13年做到这一点。
在美国,20 年前大概有两三千家基金,现在可能是四五千家,包括股票型和债券型的,这么多家基金里只有一只基金可以连续15年跑贏大市。中国基金业从1997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只基金可以在15年里每年跑赢大市,即使是鼎鼎大名的王亚伟也没有做到。米勒先生因此被评为整个20世纪90年代最伟大的投资人,甚至有不少投资者认为他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基金管理人。美盛公司也破例允许他担任他所管理的基金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且可以收取业绩提成,保证了他的收人与他优异的业绩挂钩。因此,米勒先生的收入远远超出业内其他公募基金经理。
然而,自2005年以后,米勒先生的神话被打破了。除了2009年之外,他所管理的基金每年都“成功”地跑输了大市。特别是到了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阶段,米勒先生终于开始坐不住了。在2008年的时候,他秉承自已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认为金融股和地产股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被大大低估了,所以大规模加仓,但之后的业绩非常不如意。2008 年标普的指数损失了37%,米勒先生管理的基金损失了55%,大大低于大盘。米勒先生擅长价值投资,他所投资的金融类,消费类股票,在过去5年平均每年损失9.6%,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都跑输大市。由于市场变化和投资者赎回,他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从2007年最高时的210亿美元缩水到了2011年的28亿美元,让众多投资专家大跌眼镜。由于2005年以来的令人沮丧的业绩和基金管理规模缩水,2011 年年底,米勒先生最后决定退休了。一位连续15年跑贏大市的成功的基金经理,怎么会突然连续跑输大市?一位如此传奇的基金经理,为何会突然间就丧失了他的魔力?这个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来解读基金的业绩构成。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谈到。
米勒先生有一点做得很好,他对自己的成就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很多国内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或是不愿意承认的。他说:“我的所谓的连年跑赢大市的传奇,主要是因为日历效应,是因为每年的年底在12月结束。如果每年的年底不是在12月结束,而是在11月底终止的话,我早就没有连续跑赢大市的业绩了。归根到底是因为幸运,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幸运,也有95%的幸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