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要关注成长股,价值型的不行了,“以大为美”也告一段落,A股风格正从“价值”转向“成长”。
那么,到底什么是成长股?当前的成长股又集中在哪些板块和哪些领域?读一读已经接近尾声的半年报,兴许能找到不少答案。
为此,笔者专门结合中报,研究对比了市场的三个成长指数,即“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和“小盘成长”。
如果从3月中旬A股创下阶段低点(3360点)算起,5个月来,沪指涨幅约为5%,深指涨幅约为9%。而大盘成长指数(399372)下跌3.3%,中盘成长指数(399374)上涨11.6%,小盘成长指数(399376)连开 5根月阳线,上涨21.3%。
从指数看,自然是“小盘成长”表现最好,但还得具体分析。
“大盘成长指数”共有66只样本股,市值多在千亿以上。当然也有从千亿猛摔下来的,如中公教育从2600多亿跌至650多亿;温氏股份从1600多亿跌至840多亿;目前市值最低的三七互娱更是从1100多亿跌至380亿。
稍作分析,这60多只“大盘成长”中,只有宁德时代、中远海控、恩捷股份、韦尔股份、汇川技术等十几只股票走势较好,而有近一半个股跌幅在 30-40%甚至60-70%。查一下中报,宁德时代营 收 和 净 利 分 别 增 长 134% 、131%;中远海控盈利预增 33.6倍;恩捷股份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136%、226%;韦尔股份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55%、127%,但其与一季度环比仅增长15.55%,股价已显颓势;汇川技术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73%、102%。相反,那些股价大跌的,不是增长远不及预期,甚至业绩下降或亏损,如茅台(盈利仅增9%)、中免 (同比虽增484%、但环比减9.2%)、爱尔眼科(盈利虽增60%,但估值高达114倍);更有温氏股份巨亏25亿,券业龙头中信建投盈利仅增5%……
“小盘成长”的市值多在100-400亿之间,共包含了160只个股。从大板块看,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半导体、元器件、通信、电气设备、软件服务,以及部分医药医疗等科技板块。如火炬电子,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61%、100%;鸿远电子,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80%、121%;锐科激光,营 收 和 盈 利 分 别 增 长 127% 、288%;药石科技,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 35%、336%,表现都很不错。
另一类是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等周期板块。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原市值不足百亿,或100亿刚刚出头的地区钢铁企业,如重钢、柳钢、新钢、酒钢、三钢、首钢、韶钢、方大特钢等等,盈利增长都在百分之几百,目前估值多不足10倍。还有如五矿稀土、盛和资源、攀钢钒钛、湖南黄金等,都是从之前的绩差股、冷门股,而今变成了市场热捧的成长股。
同样,“中盘成长”的100只样本股基本也属于这两类。特别是硅、锂、稀土、特种玻璃等材料型企业占了不少比例。如目前市值最大的“中盘成长”合盛硅业(从3月份400多亿,猛增至目前2440亿),上半年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84%、428%,估值也就51倍。市值第二的北方稀土,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53%、520%,5个来月市值从600亿猛增至1780亿。还有市值第三的中环股份(半导体、市值1588亿),营收和盈利分别增长104%、175%;市值第四的天赐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市值1326亿);市值第五的福莱特(特种玻璃、市值916亿)等等。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大盘成长指数”,股价表现不错的不是半导体、新材料等科技板块(如上文提到的宁德、恩捷股份等)就是周期股,如中远海控。而由于业绩增长较慢的白酒、医药、互联网、文教、软件等在“大盘成长”中占比较大,因而指数表现较差。事实上,以银行、保险、地产、石油等行业为主的“大盘价值指数”(399373),5个月来下跌15%,个股表现更不忍细看。
再对照一下中报,目前已披露中报的银行股(多为中小银行),盈利同比虽大约增长20%,但环比下降逾10%;已披露中报的证券股,营收和净利增长虽在20-30%,但经营现金大幅下降超60%,说明包括客户保证金在内的资金并不宽裕。已披露中报的四家保险股(平安、国寿、人保、新华),营收和盈利分别仅增长3%至5%。要知道去年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年,增长3-5个点那就是相当的低增长了。
综上所述,目前的成长股主要表现在科技和周期板块,比较而言,笔者更看好估值还不高的稀有金属、高新材料企业。更重要的是,既然名为“成长”,还得有业绩垫底,特别是已经到达“大盘成长”的规模,除非继续保持高成长,投资者还是多一份谨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