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管除了通过高薪和在职消费给自已提供满足感之外,还具有一项巨大的优势更加熟悉资本市场的运作。相比之下,散户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并不了解,因此高管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优势对公司进行相关的运作,从而提升公司市值。同时,这种I运作很可能是短期策略性的行为,能达到在短期内吸引投资者眼球,或是满足投资者心理诉求的目的。但是与此同时,高管进行资本运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自己提升公司股价或是提升公司在投资人中间的地位或者受欢迎程度,由此牵扯到在国内一直受到投资者和监管县广泛关注的问题,即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上市问题。
在IPO上市发行的过程中,公司的管理层或者创始人其实一直在和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散户之间进行动态的博弈,其中最基本也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司选择什么时候向社会进行融资。正如我们去超市采购,若商品正在促销,商品价格更加便宜,我们便会多买一些若商品价格上涨,我们就会少买一些。对于便于储存不易损坏的物品,如洗涤灵卫生纸,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对于蔬菜水果等保存期限较短的商品或是生活必需品,这种现象便没有那么明显。这就是很简单的消费经济学问题,也就是价格弹性。同样,对于供应商来说,他们会在产品价格高的时候增加供给,在价格低的时候降低供给。供求双方依据价格所定出的消费供给曲线,贯穿了人类市场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
IPO上市过程也不例外。公司高管在考虑上市的时候,会考虑什么是比较好的上市时机和状况,以期将公司的股票卖出比较好的价钱。很容易想到,如果投资者多赚钱(买到了便宜的股票),上市公司就会少赚钱(低发行价格)。反之,如果公司多赚钱(高发行价格),投资者就会少赚钱(买到了估值过高的股票,今后升值空间不大,下跌空间大)。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散户投资者和公司高管在投资的时候,特别是在做融资决定或者IPO定价的时候,其实是站在天平两端。
很多散户投资者觉得上市是简单机械的过程。尤其对于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存在“新股不败”的心理预期,认为IPO过程就是一个创富过程,不但能够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创始人创富,也能为广大股东创富。其实不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某些上市公司由于市场环境不好,或者投资者没有表示出对该公司的IPO产生足够的兴趣,或者进行路演的时候公司没有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而决定推迟或者取消IPO的情况。比如,由于市场环境不佳,一级方程式公司和奢侈品品牌普拉达(Prada) 曾推迟上市。再比如,中国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不得不推迟在香港上市。
这里面其实反映的就是公司高管在公司融资决定的时候具有一项巨大的优势可以选择进行融资或者不进行融资。除非有些公司的资金链极其紧张,否则很多公司通常在多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和不同的融资时间之间,是有比较多的选择的。公司可以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债权融资的方式。公司可以通过在非公开市场向少数投资者进行非公开的定向募集,也可以采用面对公众市场的IPO或SEO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增发配股)的方式募集。
企业往往会在各种不同融资方式之间进行一个平衡和选择。例如,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在财务效率和财务安全(防止资金链压力太大,出现债券违约和公司破产的结果)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
对于企业而言,这个选择里面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融资成本和收益。很多未上市企业都有IPO规划,这个规划往往要持续三到五年。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国内IPO审批制度的严格,同时也反映出公司对上市过程有很高的期待。如果市场环境不够好、发行价格不够高或者投资者认购的兴趣不够强,那么公司很多时候宁肯推迟或者放弃IPO。
在IPO过程中,投资者的收益就是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越高,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越高: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越低,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越低。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在决定进行IPO的时候,肯定会挑选市场情绪比较火热,投资者对股权融资和该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发展理念比较认可,对该公司的前景比较看好的时段进行上市发行。也就是说,公司在选择上市的时候,会选择融资成本比较低的时候发行股票。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都出现IPO上市扎堆的现象。某些年份的IPO上市项目特别多,而有些年份的项目却寥寥无儿。如果把上市的热情和资本市场当年及前一年的表现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IPO往往都集中在资本市场表现较好的年份。反之如果是股票市场在之前一段时间内表现不佳,那么相比股票融资,公司会更多地选择债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幸运地中签打到新股。在上市过程中通过抽签来打新股,投资者如果能够顺利地在众多申购者之中“幸运”地获得一些未上市公司的股份的话(同时假设公司股价会在上市后有一个大的上涨),那么申购和认购新股这个过程对于投资者而言确实是有利可图的。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是公司从未上市到上:市过程中的巨大溢价。可惜的是,IPO的申购和认购过程并无太多技术含量可言,而是主要依靠投资者的运气和资金实力。
当然,申购新股也不是完全都靠运气,里面其实也有不少学问。试想一下,如果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同时竞争申购-只抢手的、准备上市的新股,有什么样的优势能保证散户申购成功呢?发行制度?调研能力?渠道关系?还是资金实力?这儿方面机构投资者样样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相反,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如果散户投资者真的能够在IPO发行过程中成功地赢得了大奖,获得了较多的即将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也未必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消息。这是因为,如果有较多的散户在临上市前,通过中签的方式获得了大量股票的话,原因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机构投资者不看好这个公司在上市后的表现,因而在上市过程中把“烫手山芋”拱手让给散户投资者去接盘。所以,即使是在上市前的申购阶段,散户投资者也不是简单随机地参加抽签的过程。散户投资者能否中签和中签的可能性,其实已经反映了市场的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股票上市后表现的预判。因此,即使是看似公平的中签过程,也反映了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实力的巨大差异。
等到公司的股票顺利经过IPO过程,公开上市交易后,股票的表现就是另一番风景了。如果投资者在公司刚刚上市,比如上市约一周左右,就进入市场去投资这家公司的股票,那么根据全球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表现将会相对较差。新股的表现往往是差于整个市场的大盘表现,也差于同类已经上市的次新股和成熟股(即公司经营业务类似,但是已经上市一段时间而表现相对成熟的股票)的表现。这也就是中国投资者有时所说的“次新股表现要更好”的理念。这一发现,和很多散户投资者一直秉持的“新股必涨”或“新股不败”的理念大相径庭。
造成以上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有一个选择上市时间的过程。公司在选择上市的时候,往往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比较好,市场对公司的估值较高,市场情绪较热烈的时候。但对公司股票的较高估值,挤压了其今后的升值空间,也会影响投资者长期买入和持有这只股票的获利空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逐渐发现,虽然打新股有可能赚钱,但是等到新股上市之后再去买公司的股票,那时的表现还不如整个大盘的表现。这样令人失望的投资表现,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司高管在信息和选择上的优势。因为首先,公司高管知道投资者偏好于购买新股。其次,在上市公司决定上市发行的时候,高管对投资者购买IPO的意愿强弱已经进行了事先了解。因此,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的时候,恰恰是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估价比较高,认为上市公司比较有吸引力的时候。公司在IPO上市过程中一定会有这样的考虑只有发行价格对公司是有利可图的前提下,他们才会决定发行,否则他们会选择推迟或者取消发行。反之,投资者其实也有买或者不买的选择权利,只不过散户往往没有上市公司精明,往往会在市场热情高涨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买入了过高估值的IPO股票。
而且,股民在公司上市以后选择购买新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上市公司可能有这种投其所好的倾向外,还要考虑企业业务和财务两个方面的风险。即使是在国外资本市场,IPO也是一个重要的创富过程。IPO将公司创始人、战略投资者、私募股权基金和公司高管等所有重大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都绑定在一起,要把公司以一个他们认为合算的价格卖给公众投资者。
恰恰是由于有这么多利益相关方的绑定,公司便会通过盈余管理(利用会计准则中的空间来人为地调高盈利水平)对投资者过分乐观地描绘未来公司的盈利水平,并通过对负面信息的压制和收买来保证和促成上市。其中,投资者的过分乐观有时是来自于公司高管的过度自信,也有一些事后被证明完全是蓄意财务造假,比如国内A股市场里的绿大地事件'。
企业有可能为了上市进行财务造假和盈利包装事件,从而提供一此不完全正确的信息,或是没有完全披露某些负面信息,或者是披露过分乐观的预测和估计。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股价短期被人为地推高。
由于上市公司、公司高管和私募股权基金对公司的内部情况比较了解,他们可能会对新股的发行价格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一旦这些IPO交易的直接受益人认为公司的股价被操作得足够高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新股发行持股锁定期到期后,通过大量抛售上市公司的股票来套现。在海外资本市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IPO完成后的内部人土解禁期到期的时候,市场上往往会涌现出大量内部控制人的抛盘。这些抛盘一方 面通过其卖出行为压低了股价,另一方面也向市场传递了内部人土对公司前景的负面预判。这也会对其他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打击,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由于中国目前的IPO审批制度仍然有待完善,上述情况 在中国A股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而恰恰是因为上市获得审批如此之困难,上市之后可以从资本市场圈得的资源又如此之多,IPO的创富效应如此之明显,以至于,上市公司本身、私募股权基金,有时甚至是地方政府,都参与到IPO准备工作中。又恰恰是因为上市后的前景是如此之诱人,也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对于证券欺诈和财务造假的惩罚是如此之轻,才会导致无数内部人士完全不计后果地伪造财务数据,修改核心信息,以达到上市的目的。
另外,投资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即使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没有任何违规违法行为,但企业一旦决定上市,便一定会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把业绩包装得特别光鲜亮丽,以期能够将公司卖一个好价钱。如果卖家觉得自己可以把东西卖出好价钱,那么买家就很有可能为这个产品或者公司支付了过高的成本,这也会影响投资者后续的投资表现。
还有些时候,公司会利用市场对新股的热情,故意人为地压低IPO交易中的流通股股数,以达到减少供给,推高IPO定价的目的。根据相关国际研究,IPO流通股上市发行量与总流通股之间的比例和IPO上市首日收益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上市流通股的比例越低,IPO 首日表现越好。所以,有一些“不差钱”的企业,会故意压低上市流通股的数量,以达到人为推高股价的目的。但是,这种趋势往往不能持久。根据统计研究表明,很多首日表现较好的IPO公司,在今后的中长期表现往往更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