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企业融资和上市的过程中,公司高管会考虑到投资者的偏好外,在很多其他的企业活动中,也同样反映出了公司高管的极其精明的利用投资者的偏好来为自己谋利的手段。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公司名称的改变。在国内,如果公司出现了重大的业务板块调整,或者重大的股权变更,那么公司会进行名称.调整。但是在美国,对上市公司的名称更改没有这么高的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更名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公司只要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同意,就可以更改公司名称。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公司的名称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从投资原理来看,一家公司的名称对投资者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很多投资者对于公司名称却给予着高度的关注。有很多大型的上市公司,会挑选或者利用公关关系获得比较好的股票代码,由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好感。
美国互联网泡沫的时期,有很多企业把自己的名称从原来的业务主线名称,改名为“某.com"公司。理论上,公司名称的改变对公司的业务、盈利能力和分红都不应该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是投资者偏偏对这些更名的企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也正反映出公司高管操纵投资者心理的水平之高超)。
很多投资者在公司改名为“某某.com”之后,对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身就反映出很多投资者的投资决定十分轻率。同样一家公司,名称叫得性感-一点就能够吸引投资者这么多的关注,确实匪夷所思。对于这些在泡沫顶端追赶潮流,追赶概念,大胆推高股价的投资者,他们买入的却往往是那些最薄于利用投资者心理但业绩一般的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高管正E是因为难以提升公司的真实实力和盈利水平,黔驴技穷,才想出了这种为了讨好投资者而更改公司名称的举措。结果,往往是那些“ 入市不深”的散户投资者最容易受到这种伎俩的影响。随着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许多“.com” 公司的股票跌到峰值时期的5%甚至1%,更有甚者,直接倒闭破产。那些在高价买入名不副实的“ .com"公司股票的散户投资者,收获的只有数不尽的悔恨。
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一家叫作"rose.com” 的公司。这家公司原来是一家通过电话为特定对象提供鲜花销售的企业,但它在把自己的名字改为"rose.com” 之后,短短的一周之内,该公司的股价就上涨了百分之七八十。
可是公司基本面还是一点儿都没有变,公司本来就在进行鲜花的网上销售,公司更名对于整个公司的业务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影响。但是随着名字的更改,公司股票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因此,之前买入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得到了好处,但是新进投资者却为这家公司的更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随着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这家公司的股价跌到其峰值的1/10以下。很多在该公司更名后冲人公司股东的投资者,都在这个过程中输得丢盔弃甲。
互联网泡沫中的这些现象,看似有其特殊性,但在历史上却并不乏类似的事件。远的不说,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子化泡沫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更名情况。当时很多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纷纷将自己的名称改名为带“电子”(tronics) 词汇或后缀的颇似技术公司的名称。而和互联网泡沫中的现象颇为类似,投资者对这些更名的公司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在国内,作者的学生曾经做过相关的研究,研究表明,投资者不只是对于名称本身颇为关注,对于这个名称是不是容易识别和记忆也非常关注。在国内A股市场里,如果这家公司的名称越复杂,那么这家公司股票的表现也相对会差一些,如果这家公司的名称越简单,越容易记住,那么这家公司股票的表现会相对好一些。 除此以外,如果一家公司名称更改,从比较复杂的名称改到比较简单的名称,这家公司股票的表现会相对好一些;但如果是从简单的名称改到复杂的名称,这家公司股票的表现则会相对差一些。由此我们发现,投资者不仅对于公司的基本面非常关注,对于公司的一些非常表面的信息,比如公司的名称、公司高管是谁、有没有明星股东等,也会非常关心。投资者对于这些信息的关注,其实既证明了做好投资者关系的维护和投资者关系公关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反映出投资者容易受到表面信息影响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