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通常都是单兵作战,要么就是自己一个人蒙头苦思,要么就是平常要好的几个朋友在一起讨论,但局限于认识水平可能仅仅只是比较一下收益情况,然后感慨一大堆,但真知灼见却一句都没有,总是在意义层面绕圈子。
盈利了,就是我占了市场的便宜;亏损了,就是市场占了我的便宜,而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对比成本来说的。以成本为中心线,我在成本之上便是赢了,我在成本之下便是输了,于是“成本”便成了衡量操作结果的核心要素。
成本在一般的生意中都按金额计算就可以了,但在股市却还要多一层计算,那就是要考虑和市场的相对位置,到底是超越大盘还是落后大盘。
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姑且定义两个概念,一个叫绝对成本,一个叫相对成本。
绝对成本:就是入市金额多少。比如:假设在指数2000点时以20万起步进入市场,那么你的绝对成本就是20万。如果一年后指数上涨到了2500点,而你的现金加股票市值达到了22万,那么按照绝对成本算就是盈利2万。
相对成本:指进入市场时和指数的相对位置。
比如:仍然在指数2000点时以20万入市,那么你的相对成本可以理解成100 (20万资金和指数2000点之比值).当一年后指数变成2500点,而你的现金加股票市值是22万,那么这时你的相对业绩就是88 (220000 ÷ 2500 =88).在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如果按绝对成本计算,你盈利了,数额是2万元。
但如果按照相对成本核算,你却是亏损的,刚入市的时候是100而一年以后变成了88,这就意味着你落后于指数12%!按照绝对成本的算法,计算盈亏就是简单地看自己的市值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至于在市场中的相对成绩就不需要理会了。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做法。而按照相对成本的算法,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操作到底是领先于平均数还是落后于平均数的,如果你达不到领先平均数,那么长时间操作下去肯定将被划入亏损者的行列。
按照两种不同的算法,一次投资活动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按照绝对成本的算法,那么买入一上涨一卖出,经过这三个步骤一次交易就算结束了,卖出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评价投资活动的成果了,上涨了2万元,那就说明自己赚了,至于指数在什么位置可以不用理会。
但按照相对成本的算法,如果要实现2万元的盈利,还要增加一个环节:这时一次完整的交易活动应该是四个环节:买入一上涨一卖出一下跌。只有当指数又跌回2000点,这时候你的市值和指数相比才是盈利的。
市场会不停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实, 20多年的时间市值已经达到了20多万亿,以后达到30万亿、50万亿甚至上百万亿的市值也不出奇。因为会不断地有新的资产被装到这个市场中来。大公司整体上市、新公司IPO、老公司没完没了地增发,这都会不断地撑大总盘子,就算散户的参与程度真的越来越低,但市场仍然会不断变大。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散户中的大多数一直在亏损,这也是事实。都说散户只有10%的人是赢家,其他人都是输家,那么毫无疑问不能领先指数的人是在输家行列的。
如果你和指数持平,比如指数从2000点上涨到了2500点,你的市值也从20万涨到了25万,那么你只是没有被指数甩掉而已,按照相对成本的算法,其实这时候你没有盈利。这么算似乎是在玩数字游戏,但将时间段拉长来看这又是真实的。
那些能够盈利的人无不是大幅度领先指数的人,可能在某些时间段是落后指数的。但总的来说要成为赢家就必须超越指数。其实这和通货膨胀的道理是一样的,假如你的20万刚开始的时候买入了200手股票,等上涨到2500 点时虽然市值增加了25%,但你的股票数量还是200手,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没有任何提高,你的市值上涨只是因为股市中发生通货膨胀了而已。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的过程中,如果你的份额不出现提高,那就等于相对权重在下降。当一个牛熊转换的周期结束后,你是随着行情的演变坐了一回过山车,还是脱颖而出超越指数,将完全决定你在市场中的地位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如果原地踏步甚至下降,那么长此以往出现亏损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散户中的大多数都是兼职股民,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不断面对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日常工作中的各项指标都可能是很明确的和静态的, 常做什么工作、完成的工作怎样评价好坏、每个月结束拿到多少报酬,这些都是可预见,也是很明确的,这种习惯和上述的绝对成本计量方法是一脉相承的,于是进入股市的时候自然而然便会套用绝对成本衡量自己的操作,而这从实质上来说却是套在自己头上的枷锁。
每一种工作背后需要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一般企业中的生产管理和产品设计这两种工作:生产管理强调的是控制,从人员、设备、原料、工作方法、环境等要素出发,每一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计划,然后认真落实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产品设计则强调的是创新,造型、色彩运用、功能等方面无不要求推陈出新。
这两种工作相比较,生产管理要求收的拢、控制得住局面,而产品设计要求放得开、能搞出新东西。无疑两种工作需要配套的价值观和方法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一般企业都是不同的团队分别担负这两种工作。如果同一个人既要管理生、又要设计产品,那就要求他要不断在两种思维模式中变换,显然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股票市场中的散户无疑也面对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两种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同样一直存在。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却参与到了风云激荡的资本市场,这种内心冲突对人的考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股市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反映到散户的市值上,也许一天的波动就会超过一个月的工资,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习惯动荡,建立一种动态的资产观,将基准参照物不要再固定在现金上,这样你才能避免市值动荡对心灵的冲撞,才能在这个兵法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醒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