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报表的绘制方法
公司绘制盈利报表的两个主要方法是:由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认可的净收入或者报表。FASB是为建立会计标准而干1973年设立的一个委员会。这些会计标准被叫做公认的会计准则(GAAP),主要责任是计算年度盈利报表,并呈交给相关政府机构。
另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盈利定义是营业利润(operating earnings),营业利润只计算那些持续的收人和支出,省略了那些一次性的特殊收人或支出。例如,营业利润通常排除了重组费用(如公司关闭工厂或者出售分公司的相关支出)、投资所得和损失、存货账面价值损失、实施并购和让产易股的费用以及商业信誉的摊销。
营业利润受到华尔街专业人士的关注,分析师们也经常以此作为判断股票价值的依据。公司的营业利润报表和分析师对其的预测是在“盈利季节”里驱使股票价格变化的原因,这通常发生在每个季度末之后的几周。当我们听到XYZ公司“战胜华尔街”的消息时,这意味着公司利润高于分析师所预测(或者一致认同的)的营业利润平均值。
理论上,营业利润比报表利润更能精确地估算一个公司长期的永久性收益。但是营业利润的概念并没有被公认的会计准则正式界定,其计算也需要管理者高明的判断能力。由于管理层总是希望其利润能够超过华尔街的预测,因此就会在公司“承受能力”之上,在计算中隐瞒支出(或者夸大收入)。
数据显示,近年来报表利润和营业利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1970年到1990年,报表利润只比营业利润平均低2%。自从1991年以来,营业利润和报表利润之间的平均差距扩大了18%,是以前的9倍。. 2002年,两个利润之间的差距扩大到67%。然而在2006年,这个差距又缩小到了7%左右。
在20世纪90年代牛市的最后阶段.一些公司特别是科技行业的许多公司都因会计成本丑闻而受到严厉的通责。例如,思科公司注销了滞销的存货。并采用会计手段美化了其在收购案中的形象。一些公司则采用了形式上的收益定义,这个定义中的很多假设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亚马逊采用形式上的收益定义做账,在忽略了将近2例乙美元债务的利息后,宜告公司在2000年是盈利的。
职工股票期权的争论
其中,最具争议性的事件之一是对职工股票期权的争议。职工股票期权规定:如果公司员工的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时间(通常是5年),就可以以一个既定的价格购入公司股票。在美国税务局规定期权方式支付的额度不得超过国会设定的补偿限额后,这种股票期权开始广泛流行。
但是职工股票期权如此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它们越过了管理层的补偿限制,还因为大多数股票期权都不用记做公司损益表的支出。相反,只有当员工行使这些期权时,公司才将其记做支出。
尽管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多年以前就表示支持这种做法,但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反对意见。在该事件受到人们关注之前,没有一个人的论述能跟沃伦·巴菲特在1992年的论述相提并论:如果股票期权不泛一种补偿的方式,那它们是什么呢?如果补偿不是一种支出,那又足什么呢?如果支出不应该计入损益表,那应该放在哪里呢?
巴菲特是正确的。因为收益应该反映公司“持续的利润流—那些利润应该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所以当期权发行时,它就应该被列人支出,如果职工没有获得股票期权,他们所获得的常规现金补偿也应该等于所放弃的期权价值。
无论这个补偿是以现金、期权还是小礼物的形式支付,它都是公司的支出,当员工行使期权时,公司将新股份以期权形式决定的折扣价格出售给期权持有者。这些新股份将会减少每股收益,被叫做摊薄盈利。原有的股东必须将公司利润的一部分转移给那些通过期权以低干市价的价格购入股票的新股东。
2000年,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保持原来的意见,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样,决定期权在授予时必须记入支出。
那些经常发行期权的高科技公司对国会进行游说,希望阻止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颁布这些条例。但在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后,专家清楚地表明期权必须记入支出。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也把2006年定为公司必须将期权计为支出的最后一年。许多公司在更早以前就已经这么做了。2004年中期,标淮普尔500指数中占指数市值40%的176家公司就已经将期权计入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