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散户炒股>散户赢家思维模式> 怎样利用互联网投资?舆论和政策如何推动资金冲向股票市场?

怎样利用互联网投资?舆论和政策如何推动资金冲向股票市场?

2018-12-10 19:49:36  来源:散户赢家思维模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1分钟的时间

怎样利用互联网投资?舆论和政策如何推动资金冲向股票市场?

时间:2018-12-10 19:49:36  来源:散户赢家思维模式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广告商与顾客以极低的成本联系起来。互联网带来了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很快就引来猎狗般敏锐的风险投资基金。

这让科技行业因此而得到大笔投入,网络基建、互联网工具软件、入门网站等行业都成了这个潮流的直接受益者,而且风投资本的介入让这种新兴行业很快和股票市场搅到了一起。于是一场资本与科技的狂野互动便在大洋彼岸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互联网概念在市场上刚刚冒头时,人们就已经将它和历史中的其他技术革命相提并论了, 19世纪40年代的铁路、20世纪20年代的汽车和收音机以及60年代问世的电脑等等都曾经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这些技术进步都曾经在当时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互联网在市场的持续炒作中很快就被提到了相同的高度,雅虎公司的迅速成长正是这种热潮的一个缩影。杨致远,华裔美国人,互联网公司雅虎(Yahoo!)创始人之一。

1994年4月和戴维·费洛共同创立Yahoo!,通过汇集各类站点并进行分类,雅虎解决了上网的人不知道去哪个站点的问题。就像今天很多人正在使用的Haol23. com一样,雅虎的解决方案非常受欢迎,很快就获得了大量用户。两位创始人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拿到了开启宝库的钥匙,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将这种巨大的访问量变成商业利益。

几经周折他们找到红杉资本公司。红杉资本是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引领过个人计算机革命的苹果公司、视频游戏领军企业Atari、大型数据库供应商奥拉克、著名网络硬件供应商Cisco等公司都曾是红杉资本的投资标的,而这次他们又将目标锁定在了雅虎身上。

比起老一辈成功人士花几十年才能完成原始积累的创业故事,网络新贵们聚敛财富的速度堪称神话,一时间杨致远、迈克·戴尔等人成了杂志封面的热门人物。他们年轻有活力,在公司不像衣冠楚楚的官员一样发号施令,而是穿着牛仔裤和T恤上班。风头之劲一时无二,甚至连比尔·盖茨都似乎已经廉颇老矣。

可是事实上,很多公司其实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却仅仅因为“互联网”的概念便将一个粗糙的想法卖给了投资者。想象中,那种商业模式只要能占有市场份额,即使长期亏损也能获得持续增长的眼球关注。他们期望能通过足够的覆盖率来建立品牌形象,然后再将这种覆盖变成服务而获得盈利。虽然在亏损期间很多公司只能依赖于风险资本以及IPO募集的资金来支付开销。但这些公司的新奇性加上难以估价的特征,仍然让许多股票涨到令人膛目结舌的高度。

对整个行业的繁荣景象,有些人半信半疑,但无疑有些人是真心相信的。靠IPO筹集到大把现金的上市公司们无疑属于后者。在心理已经相信可以大幅盈利的预期中,很多城市和公司都相信未来将需要无处不在的宽带连接,于是就算债台高筑也要购进先进的网络设施。这让“思一类的通信供应商从中获得巨额收益。这种互联网和上下游的互动让纳斯达克指数空前繁荣,到2000年3月时更是攀上5048点的高峰。

怎样利用互联网投资?

和一年前相比上涨超过了一倍还多美国的网络热潮让很多中国公司都搭了一趟顺风车: 1998年2月25日,搜狐作为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面世。同一时期,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也挂牌成立。

1999年7月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前后两次共募得3亿多美元的资金。1999年11月中美达成WTO准入协议,靠着“中国”和“互联网”这两个当时炙手可热的概念,中华网上市当天便获得75%的涨幅, 2000年3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冲破500点大关的时候,中华网的股价也涨到了每股300美元的高度,当时公司市值高达50多亿美元,和电信制造业巨头爱立信相比来说,虽然中华网资产规模和收益水平都不可同日而语,但两者市值却相差无几。

虽然光环耀眼但这种商业模型却有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大量公司其实有着相同的商业计划,他们都企图通过网络效应来实现细分领域的垄断。很显然,不管是哪一个细分领域,胜出者都只能是前几名,网络上的使用习惯会让排名处在前列的公司垄断优势越来越大,而后来者则只会逐步萎缩,于是大部分有着相同商业计划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这些晃得人们眼晕的概念最后证明都是虚的,只有具备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才能健康发展。经过几年的疯狂,随着大量公司依然无法盈利的事实摆在人们眼前时,互联网泡沫不可逆转走向了破裂。

可是,不管事实如何不堪,但一小部分公司的创始人却仍然在泡沫初期的上市中获得了巨大财富。财富上的成功案例掩盖了公司实际上仍在亏损的事实,互联网泡沫依然在持续扩散,远隔重洋的A股市场,这面“价值”的大旗终于又在中国炒家手里重获新生。

1999年5月,那段至今让人难忘的日子注定要在A股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占有浓重的一笔。市场在那之前已经走过了两年的下跌,每天屏幕上的绿色早已让大家变得麻木而忧郁,但5月19日那天却一反常态,屏幕上的一片红让人感到刺眼,感到眩晕。股票涨了,而且涨的速度非常惊人,很多股票都涨停了。消息迅速传播到了四面八方,不一会儿营业厅就被陆续赶来的股民挤得水泄不通。

曾经在股市苦苦忍耐的股民们终于等到了艳阳高照的日子。

趋势变了!醒悟过来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抓起电话机、敲着电脑键盘,都想在第一时间搭上这趟久违的顺风车,让自己已经瘪了很久的钱袋子能鼓起来一点。于是,接下来的第二个交易日里,很多股票一开市就牢牢地封在了涨停上,人场资金也是成倍地增长。

市场在这之前经历了两年的下跌后,管理层终于推出了“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项措施。成就这一奇观的无疑又是政策的变化6月的时候《人民日报》又对行情的性质做了“恢复性上涨”的论断。那时《人民日报》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政府的意志,其公信力和号召力都远远超过今日。

正是舆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一起推动大批资金迅速冲向了股票市场。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也为科技网络股的泡沫式大爆发提供了充足的炒作题材。和纳斯达克指数相比,隔着太平洋的A股市场同样疯狂,动辄连拉涨停的走势搞得众人血脉膨胀。报刊电视中也是各种极富煽情的用词毫不吝啬,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把人们鼓动得心烦意乱。

那时候凡是和网络粘上一点儿边的都无一例外大涨特涨,甚至出现了很多公司刻意改名非要和“科技”攀亲的怪现象。互联网的各种神奇传说成就了科技股从未有过的辉煌,终于在2001年将上证指数推到2000多点的高位,而当时的最大单日成交量也突破2000亿大关。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