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将投资者划分成了两个大类:一类叫投资者,另一类叫投机者。东南亚1997年的金融危机让索罗斯的投机传奇在中国市场广为人知。只是索罗斯所进行的事业对平常人来说是如此天马行空,已经完全脱离了日常理财的范畴 对散户而言,索罗斯处在一个需要仰视的巅峰,根本就没有模仿的可能。
于是以统计为基础的波浪理论、反映历史数据的K线图、各种均线理论、发源于国外的各种量价指标,还有充满神秘色彩没几人能搞明白的江恩时间之窗。 这些技术分析理论都成了投机操作的指南。
巴菲特,一位和索罗斯相比成绩毫不逊色的美国老人,因为完全迥异的风格被市场一致推崇为价值投资的代表,他所奉行的投资理念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还有以擅长发掘高成长股而闻名国际资本市场的彼德。
林奇,一起成了价值投资的代表。从理论上来说他们都很强调企业分析,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本身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财务状况等等都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只是这种分析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将大多数散户挡在了“价值投资”的门墙之外。
而勉强入门的投资者按照那些理论操作时发现,选出来的股票同样让他们亏损累累,就是因为他只强调“买公司”而不是“买股票”但在政策导致的大波动中,投资者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金钱和良好心理素质去抵御账面上的亏损,而且这些理论无法解决暴涨暴跌的过程中持有人内心的困惑,于是长线投资对普通散户来说完全变成了一种煎熬。
一直以来,管理层都在倡导价值投资,但交易所和券商等机构的诉求却正好相反。因为价值投资意味着持股要相对稳定,而这样势必造成成交量的持续低迷。
相反,投机则不然。技术分析者往往很容易陷入短线操作,不管投机者的盈亏如何,起码都能贡献大量的换手率,而这种换手产生的成交量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只有足够的成交量才能保证券商和交易所的手续费收益。同时,只有足够的成交量才能保证新股IPO的顺利实施。坐庄同样需要足够的成交量才有成功的机会。
就因为“成交量”才是大机构和庄家生存的土壤,而技术分析作为短线操作的理论依据,正可以担当投机操作的推手角色。所以交易所、券商、庄家等等机构和大户才成了技术分析理论最积极的推销商。只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以统计为基础的技术分析仍然在A股市场上让投机者亏蚀累累,那些根据国外市场总结出来的理论同样产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以过去的交易数据推导将来的运行趋势,这种“逻辑上错误”但“概率上正确”的东西之所以能在美国市场上发展起来,就因为那里和我国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美国政策法规相比要稳定和成熟;股票供应基本稳定,不会突然涌出海量的大小非;财务数据相对严肃,不会有那么明目张胆的造假;市场规模庞大,不会轻易遭受游资冲击等等,这一系列先决条件都决定了那里的“已知条件”相对要稳定的多。
而A股市场则完全不同,政策变换不定、法规漏洞百出、股票供应源源不断而同时财务造假层出不穷,这些都导致“已知条件”在不断变化,也就从根本上阻断了技术分析的根基。外来理论如果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那么也许可以搬过来就用,但如果已经是一种结论,硬套进一个新的环境中便无疑成了削足适履。
这一点在股票市场中仍然如此。先行一步的美国市场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现成的股市操作理论,但那些理论来到中国股市后完全变成庄家演戏的工具。散户不具备任何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这种情况下只能宿命般地被卷入坐庄模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