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读财报:利用分歧,把别人写的知识读成自己的
说实话,想要给一本工具类书籍写读后感是很难的,就像你翻完一整本字典也很难就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发表出一篇评论一样。
《用图表说话》就属于这样的工具类书籍,虽然它也有循序渐进的制图、读图教程框架,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的功能更偏向实务查询。
其实最开始拿到这本书是个意外,公司的书单中列出的是基恩.泽拉兹尼的《用图表说话》,但实际买到的却是日本作家原隆志的同名书籍。当然,这次“意外”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作为一名本科主修统计学、每天搞数据分析、图表制作的读者来说,最开始阅读这本书产生的不是“认同”而是“分歧”。
举两个例子,书中的第二章节标题赫然写着“根据想要制作的图表决定使用的数据种类和形式”。但是,在我的个人认知以及实务操作中,图表永远要为数据服务,要根据数据选图表而不是根据图表选数据——于是分歧就产生了。
再如,书中将不同种类的图表按“用于实际分析工作”和“向第三者说明”两个类别进行归类,将折线图、散点图等归入前者,将柱形图、饼图等归入后者。但是,这种分类并没有体现出严格的界线性,折线图也可以很好地向第三方展示、饼图也很适用于个人分析,复杂冷门的气泡图反而不适用于向公众展示——于是,分歧又出现了。
在泛读了整本书之后,我个人产生的关于阅读这种“分歧类”书籍的想法远远超过了对书籍内容本身的想法。这种类型的书该怎么读?怎样把别人写的知识读成自己的?我整理出了3点:
1.自己的框架+别人的知识
我们每天在微信粉丝群中解答问题,告诉大家财务分析要有自己的框架,但实际上读书也是这样。
对于这本书来说,阅读不再是为了建立图表分析的框架,而是将书中有价值的内容填充到我们自己的图表分析框架中去,将别人的苹果摘下来挂到自己的树上。
举个例子,书中对于统计调查“吸引客户兴趣”的讲解能很好地利用在我公众号日常文章的数据展示过程中,这就是一种转化填充。
2.思维方式>实际内容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高中大学要学物理化学生物那么多专业知识,除非是搞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那么教育学习的意义在哪呢?意义在于思维方式的培养,读书也是一样。
在阅读时,书中内容与我们的储备知识出现了分歧,或许可以跳过实际内容去研究这本书想要传达的思维方式。
《用图表》这本书始终想要传达的是一种“高效利用图表”、“从大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思维。“简洁”、“直观”、“高效”、“精准”…理解这些影响作图的关键原则远比掌握具体图表的绘制方法更有价值。
3.抓住分歧=获得成长
能写出版书的作者一般都是很有实力的,我们在阅读中发现了“分歧”其实是一次很好的自我反省与思考的机会:如:分歧为什么会产生?书中的方法相较我的有什么优势?等等。
想清楚这些问题,其实已经对自我分析学习的框架进行了一次巩固或是重构了。所以说,能发现分歧说明你阅读时在思考,能对分歧做深入思考,已经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