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项交易都有自发性的买家和卖家,那是什么因素决定股票价格的上下波动呢?答案自然是:供求规律。当市场上买家多于卖家,则多出来的那些买方需求为了买到股票就会将股票价格推高。某些时候,比如一家炙手可热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狂热的市场需求可能会在股票上市交易首日就把股价推至发行价的两倍甚至更高;反之,当市场上卖家多于买家,股票价格就会下跌。这种倒霉事往往会发生在那些每股收益低于一致预期的公司身上。
可以这样认为:股票价格通常徘徊在谨小慎微的防御型投资者和贪婪的激进型投资者的意念价格之间。前者总是担心投资不慎造成钱财损失;后者则总是想先人一步抓住赚大钱的机会。本杰明·格雷厄姆在1973年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到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类型。防御型投资者的主要目标是“避免严重投资错误而蒙受重大损失”;而激进型投资者的首要目标则是想买入那些“比一般公司更为健全完善和更有吸引力的”公司的股票。如果是同时抱有这两种考虑的投资者,则被称为“谨慎的贪婪”,这也是作为一位成功投资者的必备素质。
不幸的是,在传统的会计实务下,要实现这种既稳健又带有前瞻性的意识并不容易。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提到过的,传统会计实务具有四个方面的局限性,造成应计制利润表并不能满足激进型投资者和防御型投资者对企业真实信息的需要(更不用说稳健型投资者了)。
从防御型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应计制利润表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忽视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2、忽视了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资本投资都耗用了货币资金,但并没有在支付当期作为费用全额计入应计制利润表中。因此,公司报表中所披露的财务状况很有可能比该公司的实际情况要好得多。
从激进型投资者的角度看,应计制利润表也存在两个问题,表现在:
1、为企业生产发展而进行的无形项目支出在支付当期就全部费用化了。
2、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机会成本没有被考虑在内。
类似于研发支出或是广告营销公司的广告规划设计费,都是基于企业在未来年度里能够因此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和盈利的目的[1];而对于所有者权益来说,其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没有计入费用中。这样就会使报表中所体现的盈利能力比公司实际具有的盈利能力要高一些。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介于防御型和激进型观点之间的收益表形式,以同时满足这两种不同投资理念的投资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