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公理的应用
设S,为一波峰(波谷)出现时面积的预测值,根据面积公理,存在着S1 S2和S3使得
S1=S2xS3 +S
如果S、S, 和S,代表矩形面积,则由(1.6. 10)式可得
(S,/2)=(S,/2) x(S2/2) +(S,/2)
也就是说当S、S2和S,分别用三角形面积SO;代替时,结论依然适应,只不过预测结果成了三角形面积SO;反之若S、S2和S3代表三角形面积,则由(1.6.10) 式可得
(2S,) =(2S,) x(2S2) +(2S,)
也就是说当S,、S2 和S,分别用矩形面积S口;代替时,结论依然适应,只不过预测结果成了矩形面积S口,
为了计算方便和今后拓广定义之用,在未作特殊说明的情况下,S均为通常情况下矩形的面积,其中时间单位为自然月、周、日等。讨论:
①当S,与S,退化同-点时,即为几何平均值原理[S,= J52 xS,];②当S2与S,退化同一点时,即为
S,=S? +S
也就是说S,、S2、S,成等比关系;③当S2与S,退化同-一点时,即为
S,=S3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等面问题(见图1.6.7)。
例如,若按M、N、P所围成的矩形面积S。与S,相当计,则我们可以预测下跌趋势在2005年6月6日那一周的预测低位应在:
1328. 53-(1 496.21-1187.26) x19+18=1 002.416
项附近,事实上,该下跌趋势于2005年6月6日低位998. 22完结,从而展开波座澜壮阔的上涨行情,更为精确的预测请参阅“上证指数之对称问题”一节。
由2001年6月14日高点2245.44开始,上证指数下跌至2003年11月13日低位1307.4为A段下挫,细分为三段下挫:
第一小段:从2001 年6月14日高点2245. 44开始下跌至2002年1月29日低位1339.2;
第二小段:从2002 年6月26日高点1748. 89开始下跌至2003年1月6日低位1 311.68,时间幅度为28个自然周,矩形面积
S,=(1 748.89-1311. 68) x28 =12241.88
第三小段:从2003年4月 16日高点1 649.6开始下跌至2003年11月13日低位1307.4。时间为28个自然周,矩形面积
S,=(1649.6-1 307.4) x30= 10266
上证指数从2004年4月7日高点1 783. 01开始下跌至2005年6月6日低位为C段下挫,细分为三段下跌:
第一小段:从2004年4月7日高点1 783.01开始下跌至2004年9月13日低位1 259. 43;
第二小段:从2004年9月24日高点1 496.21开始下跌至2005年2月1日低位1 187. 26,时间幅度为19个自然周,矩形面积
S,=(1496.21-1187.26) x19 =5870.05
若按第三小段与第二小段下跌的矩形面积之比相当计,则C段之第三小段下挫的面积预测值为
S,=S,xS2 iS
由于第三小段从2005年2月25日高位1328. 53开始下跌至2005年6月6日那一周时间为15个自然周,由此我们可以预测下跌趋势在2005年6月6日那一周的预测低位应在:
1 328. 53-S,xS2 +S, +15=1 000.356
附近,事实上,该下跌趋势于2005年6月6日低位998. 22完结,与之相差仅2.136点。
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循环低点998.22开始,上升至2006年7月5日的1757.47, 时间为56个自然周(见图1.6.8),矩形面积S,为:
(1 757. 47 -998.22) x56 =759.25 x56=42518
从2006年8月7日的循环低点1541.41开始,上升至2007年1月24日的299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