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如何诞生的?
1968年, Demsetz(1968)发表了论文《交易成本》,从全新的角度研究了价格形成的机制,标志着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诞生。 Demsetz当时最关心的是科斯的产权理论,他认为交易成本同发生交易时的产权种类有很大关系,同时,他还十分关注证券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形成与变化,研究了证券市场上证券供给方的卖价和需求方的买价之间的价差形成过程,并首次提出了买卖价差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买卖双方的时间跨度、买卖数量和买卖意愿强弱等因素。 Demsetz认为,这些因素的差异(如一方想即刻出售,而另一方却并不急于购买;再如双方都希望立即成交,但他们的买卖数量可能不一致等)都会导致市场交易失衡而不能有效地达成一个市场出清价格。 Demsetz还认为,在任何时点上市场都存在两种供给和需求来源,即希望即刻出售或购买的供给者,以及希望出售或购买但并不急于出售或购买的供求者。如果没有其他外生因素,那些希望即刻交易的供求者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使市场得以维持下去。流动性的高低取决于希望即刻交易的供求者的风险偏好、效用函数和买卖意愿的强弱等因素。当市场流动性出现困难时,交易者可以通过价格的调整来创造流动性。例如,如果想立即实现购买的交易者没有遇到想立即出售的交易者或卖者的销售数量不能满足买者的要求时,买者可以报出更高的报价来吸引那些并不急于出售的卖者提前出售;如果卖者找不到合适的交易对手或足够的需求量,他可以用一个较低的报价来促成即刻交易。反之,流动性也会影响交易价格的形成。 Demsetz将买卖报价价差看成是证券市场中为交易的及时性( Immediacy)支付的成本。而按照Kye(1985)等的观点,买卖价差实际上是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四种表现形式之一。总之, Demsetz的价差模型表明了流动性对证券价格形成的影响。
图2.1 Demsetz对价差的分析
图2.1中,S和D,表示单位时间内对证券X1的及时性供求曲线,所谓及时性是指希望立即完成买卖交易的行为。交点E表示传统意义上的均衡价格。事实上,可以将E视为对证券X1的供求到达速度相同时的平均价格。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希望以E的价格卖出证券X的投资者不能指望在该价位上随时都会有买者,这些买者可能在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之后才会出现;反之亦然。
为了维持市场交易,让我们假设由某人随时为及时性交易提供服务,他可以在某些既定的价格上立即实现证券的买卖。为了抵消随时准备交易带来的成本,这个中间人只会以略低于E的价格买入证券X或以略高于E的价格卖出证券X。例如,在理论上中间人愿意以E的价格卖出证券X,但由于买者到达的时间不确定,因此,成交前,中间人必须等待,并且必须一直保持卖出证券的状态。显然,等待的成本应该得到补偿。为了补偿等待成本,证券的卖出报价将高于E,而供给曲线也将上移到S',D1与S'的交点A1就是均衡时中间人的卖出报价。同理,B是均衡时中间人的买入报价。A4与B之间的差额就是证券X的买卖价差。这样,对同一证券而言,存在两个均衡价格A1和B,A1表示立即卖出的价格(对中间人而言),B4表示立即买入的价格(对中间人而言),PE则可以看成A和B1之间的算术平均价格,X1表示存在价差时的交易量。如果买卖到达的时间和数量完全相同,无须中间人提供及时交易服务,均衡点将为E,均衡交易的数量也为E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NYSE)上,为证券交易提供及时性服务的角色由专家或做市商担任。这些专家或做市商通过管理买卖订单和承担交易风险来获取收益。如果这些专家或做市商之间存在充分的竞争,价差将调整到等于提供及时性服务的成本,而如果提供该服务的成本趋于零,则价差也将趋于零。
Demsetz(1968)还对影响买卖价差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两个回归方程式(括号内为t值):
其中,
S:买卖价差;
P:每股价格;
T:交易的时间速率;
M: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
N:股东数量。
从式(2.1)和式(2.2)可以看出,BS/ωP>0说明股票价格越高,其买卖价差越大;aS/丌7<0和aS/N<0说明价差与交易速度和股东数量成负相关关系;由于变量M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因此,无法判断价差与发行在外股票数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