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销售
对生产环节进行统计有助于从供给的方面了解经济发展的情况。一般而言,对单个的需求难以做到全面的统计,但是从供给的角度也可以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在统计上也是能够实现的。工业产量是历史最久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一,衡量的是商品生产行业的实际产量,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业产量,在GDP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还可以依据设备使用率判断工业生产的开工情况。图3-4就是2000年至2008年美国工业生产(实线)以及设备使用率(虚线)的变化情况。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一度下滑跌至0以下,设备使用率也下降8个百分点;在2007年之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的工业生产和设备利用率面临更大幅度的下跌。这些都表明需求不足导致企业销售面临压力、库存开始增加,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缓解库存压力,这些都是经济下滑的表现,需要我们在基本面分析中予以重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工业生产和设备使用率按照不同市场和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不同行业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这对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周期会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产品的销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的需求。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巨大,因此消费数据对于分析美国的经济状况比较有针对性。一般而言,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一般不 会有大的波动,但是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则要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其波动幅度要远大于生活必需品。虽然耐用消费品订单数据并不能反映需求的全貌,但是观察该数据还是有助于了解需求的变动情况。图3-5显示的是美国耐用消费品订单的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每月订单的波动幅度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未完成订单和库存都会对订单数量产生影响,因此有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确定市场的走势。此外,一些工厂订单数据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也是反映制造业活动的指标。
个人收入和支出
前面从生产者的角度对经济进行了统计,而从消费者的角度也同样可以反映整个经济的运行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其收入还是支出都会纳人GDP的统计之中,并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并且在-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消费习惯。图3-6反映的就是2000年到2008年美国个人收入增长率(实线)和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虚线)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到在2001年到2003年美国经济疲弱的时期,个人收人的增长也是大大放缓,两者反映的是同样的现实,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相应下降,人们将提高储蓄率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储蓄率的走势与个人收人走势呈现出相反的方向,在图3-6的右端当个人收人增长率(实线)降到0. 3%的低点时,美国的储蓄率(虚线)升至4. 2%这样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此外通过比较会发现,4.2%这样一个在美国相对很高的储蓄率与其他国家比起来还是很低的,这反映了美国消费者的普遍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