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市场,从1990年至今才10多年时间,市盈率偏高是新兴股市的共同特点。1993年,沪深股市的市盈率分别为42.48倍和42.69倍:1994年分别为23.45倍和10.28倍,1995年分别为15.70倍和9.46倍,2001年的暴跌前,两市的平均市盈率高达60-80倍。随后在5年的漫漫熊市里,我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幅度下降,根据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3月,沪市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为19.42倍,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为18.78倍。牛市启动后,随着股价的大幅度回升,市盈率也大幅度提高。如果以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每股收益计算,截至2007年8月31日,两市静态市盈率接近60倍,其中超过1000倍的股票49只,500-1000倍的63只,100-500倍的479只,58100倍的350只。也就是说,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多达591只,占两市股票总数的40%左右,其动态市盈率也达到40.71倍(每股收益按中期业绩乘2计算)。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从整体上讲,市盈率高低的合理性难以判断。过去、现在、未来的动态变化和对未来的预期只能说明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我国市盈率是高还是不高的争论,陷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战格局。有人认为当前的市盈率并不高。在国有股、法入股尚未完全流通的情况下,高速成长的我国证券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在40倍左右是合适的,沪深市场平均市盈率过高主要是由垃圾股造成的,真正蓝筹股的市盈率水平只在20倍左右。也有人采用参照系比较的测定方法,认为我国股市的市盈率过高,常态泡沫已在向非常态泡沫转化。
其实,看待中国股市的市盈率状况,既要对照国外成熟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又要考虑我国股市的实际和特点。从理论上说,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企业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上市公司的单个市盈率的加权平均就形成了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目前,人们普遍把市盈率作为衡量股票价格高低和投资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
(1)在市盈率与股价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正相关,市盈率高,股价不一定就高,市盈率低,股价也不一定就低;或者反过来说,股价低,市盈率不一定就低,股价高,市盈率也不一定就高。就美国股市来说,从1998年到2000年年底,道·琼斯股价指数从9181.43点上涨到10786.85点,涨幅达17.49%,但市盈率却从37.20倍下降到25.22倍,降幅达32.20%。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业绩的提高和市场股价结构的调整。中国股市也是如此。19%年1-5月,沪市月平均综合指数为594.30点,平均市盈率为54.95倍;而在当年的6-12月,沪市月平均综合指数为887.39点,比前5个月的平均指数高293.09点,但平均市盈率却降为31.20倍,比前5个月低43.2%,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企业业绩的提高,一二线股的涨幅高于三线股的涨幅。另外,有些股票仅仅是股价高,有人就以为其市盈率高,实际不然。如驰宏锌锗,尽管其股价已经超过了100元,但按照其2006年每股收益5.31计算,市盈率还不到20倍。同时,该公司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92%,而主营业务增长率为281%,大大低于利润增长率。这说明,公司的规模效应正在进一步扩大。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驰宏锌锗的净资产收益率高达48.98% ,显示公司具备卓越的内生持续增长能力。如果保守估计2007年公司的增长速度可达到20%,那么按照当前的股价,市盈率可就此下降到16倍,估值的吸引力是很高的。因此,市盈率与股价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函数关系,对此,需要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分析。
(2)市盈率仅仅是一个一般性指标,它是将当前的股价和过去最后一个报告期的每股税后利润进行的比较,它只能反映股价和公司每股税后利润的比较关系,而不能对股价和公司总体状况的关系进行全面描述。市盈率是由股价决定的,市盈率是股价和利润的商,而不能反过来简单地把股价作为市盈率和利润的积来看待,也就是说不能先确定市盈率再用市盈率去要求股价达到多少。这就是说,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中买卖股票成交的是价格而不是市盈率。所以,不能用市盈率的高低去判断股市泡沫的多与少。
(3)任何一种交易品,只要它含有了预期,其交易价格就是一个变数,决定这个变数的会有很多种因素。股票是含有预期最强的交易品之一,因此决定股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的心理预期和心理偏好就是决定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人们喜好在此博取差价,不同品种的不同股票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价格,他们正是在这种价格的涨落中获得快乐或寻求刺激,这种激情又反过来助长了股价的波动。因此,股价与绩优股就难以形成一一对等的高相关关系。
(4)国外是股本全流通并全部参与市盈率的计算,而我国则是每股利润以全部股本平摊,股价仅以流通股计算,它们之间因此不具有可比性;另一个原因是国外用部分股票的市盈率代表了全部,我国则是用全部股票推算整体市盈率。这样,用不可比的指标去进行对比,其本身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再在此基础上下判断就更站不住脚了。
了解了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运用市盈率判断大势,分析个股。在证券市场上,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该市场定价合理与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我国股市不成熟,监管不规范,并且还存在体制、机制、结构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市盈率处于较高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和无视中国股市市盈率偏高,并超出常态范围的基本事实。回顾我国A股市场历史市盈率表现,19%年以前,市盈率水平非常低,仅在10-20倍之间,由此给1996-1997年度股市的上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1996-1999年,市盈率在30-50倍间波动,价值中枢基本在40倍左右。到2000年底,沪市的市盈率提高到58.22倍,其中房地产类股票的平均市盈率高达121.64倍。深市的市盈率提高到56.03倍,其中市盈率在1000倍以上的有15家,最高的为3946.7倍,平均为-718倍;市盈率在500-1000倍之间的有7家,平均为734倍;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只有26家,最低的为深康佳,只有18.48倍,平均为25倍。因监管不严而“庄家”盛行,因“资产重组”而“鸡犬升天”,是我国股市市盈率结构不合理、市场投资理念偏差的突出表现。
另外,股价市盈率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状况,而真正能与储蓄存款利息相比较的是股份公司的分红派息。2001年中报中推出分配方案的上市公司占所有公布中报的比重仅为6.52%。在拟分配的公司中,有55家进行派现,派现总额占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76%,显然即便参与分配的,也远低于其盈利额,因而按投资回报计算的实际市盈率已经不是60倍而是100倍或者200倍,也就是从投资价值来看,投资股票得到的分红派息远低于储蓄存款,大体只有一年期储蓄存款利息的25%。过高的市盈率终究要回归其内在合理水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现实。果然,如大坝不堪高位洪水一样,中国股市也因为不堪高市盈率而导致了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大幅调整,股市由此进入漫漫熊市,直到市盈率又降到10多倍的最低点后,才引发了2006年的新一轮牛市。而现在,沪深股市60倍的市盈率,尤其是有的个股达到几千倍的市盈率,已显示出中国股市目前处于高估值状态,风险较大。当然,低市盈率不意味着值得投资,高市盈率也并不一定构成抛售的理由,未来的成长性才是更重要的指标。
A股市盈率最大前二十名
但是,上千倍的市盈率,没有真实的成长支撑,最终只能是一种幻象。一家上市公司没有成长性,却要想长期维持较高市盈率水平,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从短期看,股价有可能是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表决器;但从长期看,股价是公司价值的称重机。从这个角度出发,在长期投资中执行低买高卖的策略,能够取得不错的业绩。相当多的机构投资者取得不错的业绩,也往往是从公司价值入手,在低位参与,并在熬过市场漫长的“熊牛转型期”后,才真正体现出价值投资的目的。从A股历史上看,那些明显的指数行情中,最先有所表现,而且笑到最后的往往是低市盈率的白马股。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判断大势,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个股的市盈率来作为选股的依据。在股市里,市盈率高低水平相差很大,高的数千倍,低的只有几倍。截至 2007年4月25日,两市A股最大市盈率前20名均超过1000倍;最大市盈率个股为ST中鼎,市盈率高达10545.45倍,市盈率最小的A股为S*ST华侨,市盈率仅7.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