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报表的指标体系
各学派在财务报表分析演进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推进和促进其指标体系的完善。现代财务报表分析将企业资产的结构及其变现能力、资产利用效率、负债的安全程度和盈利能力作为侧重点,指标体系日趋完整、科学,既有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指标,又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状态的指标。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建成一套权威性的反映财务报表偿债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1981 年,美国一项针对财务比率的研究报告提出,最重要的十大财务比率是: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税前利润增长率、资产报酬率、股利分配率和市盈率。
1987年,英国的多雷多大学会计学教授吉布森在《财务分析家杂志》上发表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调查报告。研究结果表明:
(1)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比率包括:有形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财务杠杆、资产负债率和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对短期有息负债比率。
(2)反映盈利能力的重要比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利润、税前净资产收益率、税前利润、税后总资产报酬率、税前总资产报酬率等。
从英、美两国的调查研究对比可以发现: 企业对反映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的认识存在极大共同之处,但对重要性的认识角度却有很大差异。美国对企业拥有的流动性资产较关注,同时更加关注股东及投资者利益保护,因此将流动比率和股利分配率作为主要分析指标;而英国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关注重点却大不相同,他们更加重视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更关注的是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的补偿性,因此对有形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从以上的指标分析中我们得到启迪: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市场主体行为习惯不同,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也无法建立起来公认、权威、固定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模式和参考标准数值,也没有建立的必要性。只有充分考虑被分析企业所在市场的经济环境、行业特征、企业战略、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等实际情况,才能得出客观的、有效的分析结果,进而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应当是将某一企业的财务比率放在企业达到的经济管理水平、已经使用的管理战略模式、拥有并掌握的科技含量、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等背景环境下,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并从中寻找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指标体系的质量
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关键是有效性,既要保证财务报表分析形式上的有效性,又能够让人看得懂,并充分理解分析结果包含的意义,还要确保分析质量的有效性,即提供的参考意见是客观公正的,符合企业所处行业、市场以及自身可利用资源的实际情况。
影响财务报告体系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与财务报表分析密切相关的会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财务报表分析本身的完整性;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对经济市场环境的评判,对企业自身资源即行业地位的评价等。综合起来看,只有在合理、有效的前提下,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财务比率体系,才能使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各项财务比率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者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有效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