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实战法则:气象预报与点位预测
说起气象预报,常使人们忍俊不禁地想起主持人倪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某次春节文艺晚会中按其京乡的山东口音模仿公社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的情景:“气温是多少度到多少度,风力是多少级到多少级,风向是先东风,后南风、西风、北风,……是今几个刮,明儿个刮、后儿个刮……”极大地讽刺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对天气预报是靠推测而不是预测,失去了气象预报精准意义的缺憾。
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气象预报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正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因此,为提高气象预银的精准性,各地都构建了高密度自动气象站网,使用了多普勒气象雷达,省级以上的气象台甚至用上了气象卫星实时提供的资料。技术不可谓不先进,考虑不可谓不周到,但我们据此就能完全相信气象预报已能使夏天每日的最高温度,冬天每日的最低温度至少能精准到不失一点偏颇吗?不能、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在夏天“三伏”节气中常感觉得到的,明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早已是38℃。可气象台通过广播电台播报的却是35℃。这已证明,误差是难免的。
苛求气象预报精准到某某摄氏度的做法,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有部分投资者热衷于咨询股评机构与人士能精准预测到下一日、下一周或下一月具体点位及涨跌走势,都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证券市场上有管理层,下有中小投资者,内有系统性风险,外有非系统性风险,主力群体和投资者个体构成数以千万计的参与方。这些参与者虽然基于相同的信息,但是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学历见识、认知与判断模式各有千秋,所以单个参与者的买卖行为都是背靠背、独立做出的。正因为由以上相互各异的因素在交叉影响、共同作用,才构成了任何咨询机构无法以个别因素像盲人换象般地来揣度市场点位与趋势的复杂系统。由此,我们想到了投资大师波得·林奇对投资者的忠告:“不要预测市场走势,因为那将是徒劳无功的"。
靠预测点位和短期涨跌,足赚不到什么真金白银的。正如天气预报着重以未来24小时或未来一周的天气状况为预估对象一样,股市分析研判不也得专注于未来可能的趋势,而不是偏执地执拗于具体涨跌的时点吗?
天气的冷暧是由大气环流运动等天气系统决定的。而股市的冷暖则是由资金与筹码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夏天时,主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是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所以大陆上的人们会感觉到热。2006年夏天,由于该副热带高压西展延伸至四川盆地的东部,造成地势低凹的重庆地区因热量郁积、扩敞不开来,而持续了长达50天左右35℃以,上的高温天气,而牛市时,资金多、筹码少,股票供不应求,由于多头主控市场,因而市场是涨易跌难。又因为有类似于重庆地区特殊地貌的股票板块方面的热点,所以一波行情下来,才会显得有的热门股的确“牛"气些,同比涨幅要比其他板块股票要大些。这时,“牛市”与“夏季”就有了相类似的可比性。
而冬天时,主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则是西伯利亚地区的冷高压,所以人们会感觉到冷。正如熊市时,资金少,而筹码多,股票则是供大于求,由空头来主宰市场,因而市场是涨难跌易。同理,和局部地区的天气因受纬度高低的影响,也有极冷、较冷和稍冷之分一样,熊市中也有股票抗跌些,也有股票跌幅要大些。这时,“熊市”与“冬季”又有了相类同的可比性。
对于我们中小投资者而言,关注天气主要是为穿衣和晾晒,关注股市是为了决定买卖股票的时机:要紧的并不是明天最高。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度,明天的股市指数最高、最低幵盘与收盘的点位分别在多少点。紧要的是要能像判明季节那样地认清股市的主流趋势与背景氛围,正如夏天穿衣要单薄、凉爽些,冬天穿衣要厚重、保暖些一样。在股市主流趋势向上、政策面又暖风频吹的景况下不大胆持仓:在股市主流趋势向下,政策面利密消息不断的背景下还不赶紧收手不干了,这不就跟夏天穿冬衣,冬天穿夏衣那样不合时令吗?那样下去,.必然要逃不脱自然法则的洗礼,而被证券市场无情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