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其实可以追朝到较早的时候,但是,以现代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并购始于1984年的河北省保定市锅炉厂并购保定市风机厂,。这次并购活动开创了我国现代企业并购的先河。1988年和1989年,在政府积极倡导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并购掀起了第一次浪潮。 作为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探索,第一次并购浪潮具有以下特点:一个特点是并购活动都是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进行的,各地政府也都直接参与和干预了企业并购活动,从而使并购主要集中于本地区之间。另一个特点是这一时期的企业并购具有嘴向性质,即并购双方产品相似、工艺相似、生产场地基本相邻。再一个特点是并购活动是在产权未明晰的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并购中存在很多的不规范之处。
我国企业的第二次并购热潮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行讲话后,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双重压力下活跃起来的。与第一次相比,这次发生在证券市场初具规模之时的并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并购的规模,涉及的范围进- -步扩大。二是产权转让出现多样化,但承担目标企业债务式的并购仍占到60%左右。三是并购范围突破了所有制和地区限制,开始向多种所有制、跨地区方向挺进。四是企业并购开始由以往的“政治任务”逐步转为以企业为主体,并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性的企业并购此起彼伏,其规模之大,涉及行业之多,波及国家之广,是任何一次全球并购浪潮都无法比拟的。据统计,1998年和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额分别达到25亿美元和3.4亿美元。就是在这样-个大环境下,并伴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成熟及加入WTO的巨大压力,第三次国内企业的并购浪潮也悄悄兴起。
此次的并购热潮较前两次有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强吞弱、大吃小,而出现大量的强强联手。开创我国现代企业并购先河的河北省保定市,当时地方政府的指导方针就是以大型国有企业带动小型企业,用优势企业“ 吃掉”劣势企业。这样即满足了优势企业扩展规模的愿望,又使-批劣势企业找到了归宿。这;种思路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后几乎贸穿于我国前期企业并购过程的始末。然而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这种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许多优势企业在并购劣势企业后的衰弱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次我国企业间的并购热,基本上突破了以前的模式,而实现了强强联合。例如,联想和赢时通的结合、小天鹅与科龙联盟等。
2.并购的“扶贫”色彩减少,而是作为企业的项长期发展战略。从现在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减少企业亏损,但不可否认,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却是我国企业并购兴起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我国前期企业并购的“ 扶贫”目的。但纵观这次并购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色彩已越来越少了。同时,企业并购也不再是一种短期行为,面是企业的项长期发展战略,能够达到改善长远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长期占领、开拓某个市场,获得资金优势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并购的重点多是高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力图形成优势互补。因为并购已成为企业的-项长期发展战略,因此并购双方都将重点放在了高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上,以期实现技术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从事单个企业所不能经营的业务。例如,海信集团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合并,就是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
4,并购中,政府已不再担当“红娘””“拉郎配”,而基本实现了企业间的“自由恋爱”。如果说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的企业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的话,那么这次的企业并购已基本是一种企业行为了。
它是企业间的“双向选择"的结果,政府也基本不再担当“红娘" 角色,硬“拉郎配”,而只是起必要的规范、约束作用。如搜狐收购Chinaren、华润控股万科等,政府人为操作的痕迹就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