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资产的并购还是企业的重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向。
第一是横向兼并。指同类竟争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例如惠普兼并康柏,携程兼并运通。达能兼并娃哈哈、益力、乐百氏。国美电器兼并大中电器、苏宁电器。
第二是纵向兼并。指产业链条上有供需依赖关系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例如电视机厂兼并显像管厂;家具厂兼并板材厂和油漆厂;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建筑公司、装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
第三是股权兼并。即存在着股权关系的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例如公司内甲股东收购乙股东的股权;股份公司回购大股东的股权;某股东以增资改变整个公司的股权比例等。
第四是多元化兼并。指既没有明显竞争关系,又没有直接依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或者说凡不属于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都可以划入多元化兼并重组的范围。
企业采取何种模式的兼并重组,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意图而定。不同方向的企业重组,会产生不同的预期效益。我们可以把所有兼并重组产生的预期效益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同类企业的合并重组可以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增加意味着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采购批量增加会提高与供应商的谈判势能,从而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等于把原来采购供应的商业交易关系变成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关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2)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同类企业的兼并重组可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减少潜在的竟争对手,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增加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价格控制能力。
(3)增加企业的商业信誉。
企业的合并重组导致企业规模扩大和可抵押资产增加,银行的信用会随之增加,客户的信任度也会随之提高。
(4)降低融资的成本。
企业的规模扩大了,融资的需求也会增加。很多较大的投资机构往往会给项目公司的融资额度设置底线,低于底线的小项目往往不予考虑。因为无论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他们同样都需要支付相同的律师费和会计师的审计费,都要付出同样的评审成本。因此,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倾向于操作大项目。融资盘子越大,操作成本所占的比重越低。
(5)盘活沉淀的资产或生产能力。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两项沉淀资产单独存在就是废旧资源.而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经济效益。例如,生产废渣对于一个重化工冶炼厂来说是个污染的负担,但如果它兼并一个濒临破产的水泥厂,用自己的废渣作为原料,就可以生产出低成本的水泥打入市场,不但盘活了自己的废品,同时也盘活了水泥厂的生产能力,一石二鸟。
(6)产生互补的协同效益。
如果两个企业各自拥有对方缺乏的资源,双方的合并重组就会产生“瞎子背瘸子”的效果。例如,一个有市场优势的企」k如果兼并了一个具有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企业,优势互补所产生的协同效益就会如虎添翼,不但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能提高竞争门槛。
(7)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
当企业需要上市的时候,需要采用内部资产重组的方式来剥离不良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例如后面演示的回购大股东股权的倒脱靴方法,以优良资产置换了不良资产,提高了企业的市盈率。
(8)获得合理避税的效益。
企业的盈利如果分红,老板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可是如果继续投资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则可以避税。若其他项目需要资金,老板可以用企业的资产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其他项目虽然需要支付贷款利息,但是利息成本可以在税前扣除,这样两边可以节约悦金。还有很多跨国公司利用上下游的兼并合理避税,用调节价格的方法在关联企业内部转移成本和利润,把成本集中在税负较重的国家和地区,把利润转移到税负较轻的国家和地区。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公司分立获得避税效果,将成本分摊进多个公司,以减少纳税基数。就像把一大杯水分别倒进若干个小杯子,当把水再倒入大杯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大杯的水位也会降低,因为每个小杯子里都会沾走一些水。
上述概括的预期效益都是经济效益,不过,也有一些企业重组追求的是非经济效益。例如,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都有追求规模的倾向,通过资产兼并扩大自己的企业规模,以增加自己支配的资源,提高自己的行政级别和待遇。还有些国营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例如,当年很多生产型的大型国营企业因为技术革新造成冗员,于是成立自己的劳动服务公司,或者并购社会上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如宾馆饭店等,以解决企业的裁员压力,把下岗职工安排到第三产业中去。
一般来说,企业的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内部兼并都具有比较强的目的性,顶期效益也比较明确,容易产生争议的是多元化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