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始阶段,传闻以及信息空白会构成了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互相猜疑对手方的交易策略,在交易过程中互相推断交易量价变化中的真实信息;一旦交易展开,投资者之间会形成信息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具备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做出的反应尤其是买卖大单会导致其他中小投资者的跟风行为,扩大了羊群行为的影响。
至此,市场氛围一旦变化,会导致投资者的预期不断随着市场量价变化而不断修正,导致交易策略混乱,主观意图与客观的不一致会导致更多的投资者做出增减仓行为,在这个时候,个人理性与非理性行为汇总为市场的非理性的暴涨暴跌。从机构的整体持仓来看,增减仓变化是顺势而为,但是在暴涨暴跌交易日中表现在个股方面,基金会按照持股比重来决定增减仓的交易策略,因为持有现金制度的限制导致其追求相对收益胜于对绝对收益的追求,这制约了机构投资者稳定机制的发挥。
由于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发展,其所受到的投资制约与薪酬激励约束是不同的,这会导致机构投资者对待风险收益的态度不一样,专业化机构投资群体的发展,秉承了不同的投资理念,从而存在不同的投资风格与交易策略。从数据结果来看国内大型投资者的交易策略,隐藏着众多非阳光私募的个人大户账户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尽管其在市场中持股占比不高,但是大户投资者的活跃度很高,增减仓的数量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个人大户持仓变化来推断这些投资者中存在着机构的身影,其交易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主导着市场的方向。虽然现在有着一定数量的阳光私募的存在,但是非阳光私募的机构群体大量存在于市场之中,其交易策略更加灵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迅捷,所以会加速股市波动。
由于个人大户账户与阳光私募没有最低持仓限制,所以仓位变化灵活。在其形成交易合力的情形下,会对某些股票、行业板块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基金作为市场交易的主流群体,存在最低持股限制并要考虑申购赎回的现金压力,所以仓位变化有着很大的制约,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也不同。
尽管在短期内,特别是异常波动交易日内,基金等主流的机构投资者试图作为维稳力量存在,但是一旦难以抵挡住异常的涨跌趋势而采取顺势交易策略,所以稳定力量仅能局限在少数自身的重仓股方面。而现阶段市场中,一般机构账户群体包括大小非在内是据以信息优势与持股优势而采取趋势套利交易策略,因其解禁出来的仓位变化冲击较大,对市场波动的整体趋势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