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么多合资公司的成功,是否会让持股公司的股价同比增长呢?我认为,总的说来并非如此。在合资公司创造的利润中,对于以股利形式转移给母公司的部分,完全是按母公司中其他部门的市盈率估算的。
但在我看来,除极个别情况之外,投资者更看重留在合资公司中的母公司所拥有的那部分利润,而不是母公司自己的留存收益。也就是说,这些合资公司实现未来发展的留存收益,与母公司为支持未来发展而留存的收益,对母公司股价的推动作用并不一样。其中的原因也许并不像我们乍看上去那样不合情理。
理性的投资者会让公司管理者自己去决定:到底有多少比例的利润应该以股利形式发放给股东,多少比例的利润应该形成留存收益。因为他们相信,公司管理层完全可以按最有利于各方利益的原则作出决策。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心,股东很可能会卖掉股票。但在收益留存于企业的情况下,这些收益已不再完全受他们所熟悉和信任的管理层控制。
此时,对于他们所投资的管理层,每个举措都要得到其他人的批准,在某些情况下,则需要与其他人相互协商,作出一定的妥协。然而,合资企业的资产似乎离股东更远。因此,这些资产并不像公司自有资产那样让投资者兴奋。
同样,合资公司的留存收益也将被严重低估。那么,是否能找到解决方案-让合资公司的收益像母公司直接持股的企业收益那样,对股东具有同等的吸引力呢?我认为,确实存在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在这些合资公司不断成长而需要额外资本时,这种做法已偶有所见。有时,他们不得不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这就为合资公司的股票创造了一个公开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欣赏和信任这些合资公司,而不是母公司的投资群体,就会应运而生。对于组建这些合资公司的持股公司而言,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随时按市价抛出股份,把手里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变现。
只要有一个卓越的管理层,坚持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就可以让合资公司的真实价值反映在持股公司的股价上--这在目前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更确切地说,合资公司的未来留存收益将马上反映在公司更高的股价上,随后,又将表现为持股公司股价的上涨。最终,对母公司的股东而言,合资公司的留存收益将具有与持股母公司自身股票一样的价值。某些金融界人士也许会对这种看法有异议。他们会指出封闭式信托投资基金被大幅折扣销售这样的例子。
也就是说,某些公司在公开市场上变现所持股票时,往往会折价销售。他们宣称,如果合资公司持有的股份存在一个公开市场,那么,折扣销售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公司的真正价值,也就不能更顺利地转移到母公司股票的价格上。但我并不认为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在我看来,流动资产变现的折价说明了两件事情。对投资基金来说,这种折价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投资基金的运营成本。
对于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股份来说,则需要从这些股份的收益中扣除基金的管理费用,因此,基金的市场价值将低于其变现价值。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还要加上对上述“调整后”变现价值的折扣(或溢价),以反映一种信心:金融界对管理层按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运营基金能力的信心。
同理,如果一家运营极为出色的公司还拥有另一家同等出色的合资公司股份,同时合资公司的股票已形成稳定的市场,那么,投资者肯定会发现,后者的市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前者的股票市价上。
如果说,让越来越多的合资公司对持股公司股东具有更高的价值,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合资公司向公众发行股票呢?只要有利可图就从不会犹豫的投资银行,为什么没有催促这些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来筹集更多的资金呢?原因在于,在金融界,很多人的判断是彻底错误的,更是高估了股东投票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