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和场景效应
市场参与者必须注意这样一个操作层面的细节,其典型现象是交易计划往往因场景而改变。例如,原计划买入(卖出),会因开盘后看到指数小幅下跌(上涨)而自疑、延误,或取消,甚至改变买卖方向,临时作出错误决定。
笔者通过对买卖即刻情绪及行为的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形成了市场交易行为微观分析理论———场景理论(SceneTheory),主要包括以下3个基本原理:
原理1市场参与者在动态的上下跳动不定的波动图前是相对感性的。此时容易出现应激焦虑,产生瞬时冲动和决策困惑,促发非理性操作,对走势影响直接。
原理2市场参与者在静态的K线图面前是相对理性的。即使有情绪波动也比较短暂,且企稳迅速,在既成事实下容易平静。
原理3交易现场看到的动态分时小波动比K线图上的静态大波动对情绪影响力更大。这就是场景效应(Scene Effect)。
场景效应产生的内在原因如下:决策者是有自适应性的.环境和场景对决策有影响。在不确定情况下,眼前的得失有着错综复杂的情绪影响力,短时看起来随机的波动,使得原本难以判断的走势更加无法判断,使决策人放弃再深入思考和等待,增加了决策选择的随意性。
场景理论最贴近操作,揭示了K线背后隐藏的一个秘密,即场景效应是导致成交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最终形成走势的关键。这也是市场参与者往往预先判断正确却实际操作错误的首要原因。
大量的调查统计实证,验证了场景效应普遍存在。懂得了这一原理,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投资策略,更理性看待盘面上的即时涨跌,克服冲动,以免场景效应影响既定计划的执行。反之,还应“先胜而后战”,事先明确投资理念、交易计划和准则.并严格执行,使成功在交易之前就得到保障。
因此,可以这样说,看盘的最高境界是不看盘。即使看盘,也不应被稳定性差的暂时波动所影响,更不能在心跳加速时下单。这和道氏理论认为应忽略日间杂波的说法殊途同归。
索罗斯说过:“市场的短小波动在行情的转折关头时才至关重要,但是当一个趋势已经确立时,其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了,最关键是耐心持仓,不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迷惑,以为行情翻转而过早地平仓,因为重新进场比在行情开始时参与要有更大的勇气。”不仅如此,除勇气之外.还需要更准确的判断、更稳定的情绪,其难度如同想要攀上已经开动的火车。
约翰•墨菲也认为:“除非是从事极短线的交易,否则总应当在市场之外,最好是在市场闭市期间,做好决策”。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理论理性(即认知功能)和实践理性(即操控功能)的区别。他认为,实践是不同于科学认识和生产技艺的行为选择活动,实践理性则是人类判断与选择正当行为的能力,而哲学家大多过分关注认知功能,却没有对操控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甚至在进入21世纪后依然存在。
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发现,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与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参与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1979年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合作,共同提出了“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概括来说,预期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
(1)大多数人在面临收益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
(3)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该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基础,说明大多数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会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卡尼曼因此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见学科交叉也许是理论探索的方向。
行为金融学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情绪和心理对决策的影响作用。预期理论研究的市场参与者心理是处在认知阶段的理论理性,对现象做静态分析,认知离操作有距离。场景理论可以说是行为金融学的微分,揭示价格的动态实现,属于实践理性,与操作行为零距离,具有实际意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信场景理论也会成为行为金融学的一个课题,得到市场研究人士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