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的数学理论
斐波那契数列已是众所周知。在图2—1中,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完整涨跌周期中的波段数与斐波那契数列完全一致。
在斐波那契数列中,前后两个数字相除的结果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比例0.618。由此演变出来的比率,如0.236、0.382、0.5、0.764、1.618、2.618等,这些比例常常被用于推断证券市场的最大可能涨跌幅度。
与艾略特同时代的大师江恩,在划分市场周期时,经常使用“7”及其倍数,他认为,“7”融合了自然、天文与宗教的理念,并把时间周期放在波动的比例和形态之前着重考量。
智慧的人类懂得数学不奇怪,但植物也懂数学吗?一株树木每年会间歇交替地长枝槌,各个年份的枝枝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野玫瑰、大波斯菊、百合花、蝴蝶花等的花瓣数目是斐波那契数字:3、5、8、13、21……向日葵种子的排列呈斐波那契螺旋形,数目有时能达到89,或144条。
甚至最具创造性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也曾经发问道:“数学毕竟是人类思想独立于经验之外的产物,它怎么会如此美妙地适应于各种现实目的呢?”也许,问题的答案会是:数学本身就是来自于事物普遍本质的总结。
数学原理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则,反映了自然秩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五行生克造化而成的。股票市场又是由千百万人共同参与的市场,群体心理、情绪的波动是市场走势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股市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进化中的自然社会现象,它的运动也会遵循自然规则。金融市场的波动与数理有着根本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