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主体分析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只有了解人,才能读懂大千世界;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读懂人。社会人进入市场后就变成了市场主体,具有市场参与者的特性。
德国证券分析大师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说:心理学造就90%的行情。
大海潮汐能够准确预测的是潮涨潮落,不是个别波浪,更非细小涟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规律连小孩子都知道,而天气的短期变化,气象专家也无法准确预知,因为人类有认知局限。人类获取的信息不可能充分,对信息的分析也不可能完全正确。由此看来,不同资金实力的市场参与主体的认识能力是相当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而个别偶然收益会使人产生侥幸心理引发贪婪,无法预见的非系统风险突致亏损会带来恐惧,表面上看似乎是投资大众需要克服的心理缺陷,实际是有限的认知条件造成的不可消除的人性特质。贪婪和恐惧不会在个体之间互相抵消,造成整体性的失衡。在“蝴蝶效应”“羊群效应”和“二八法则”等组合作用下,传播、扩散、放大形成错综复杂的市场涨跌,使得市场参与者在自己制造的迷局中迷失了自己。
不过,贪婪和恐惧本身并没有错,所谓要克服贪婪和恐惧是十足的误导。如果在上升行情中不贪婪,就只能浅尝辄止,错失良机;反之,若在下降通道中不恐惧,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甚至跌落悬崖、损兵折将。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该贪婪的时候更贪婪,“放长线钓大鱼",让利润奔跑;在该恐惧的时候更恐惧,迅速止损,“留得青山”,保存实力。需要克服的其实是侥幸心理,而消除这种心理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大市研判能力,以决定取舍。
永远存在的认知局限客观地决定投机行为永远存在。这提醒市场参与者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放弃多数事后看来似乎能盈利、事先却无从判断的小机会,重点关注少数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