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缩影,从近几个季度财报看,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困营收和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在季节因素的影响下,还会出现环比下滑。
这种局面有政策影响,比如腾讯受困的游戏版号暂停大半年,百度所处的搜索推广(互联网广告)已经严加监管多年……放在更长的互联网发展史上,似乎到了互联网薄利期。
首先,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逝的“狼来了”真的来了。
以往,大家都在争夺增量用户,只要用户总规模增加,即便多数采用“薄利多销”的模式,总营收和利润仍然增长惊人。从财务模型上看,由于成本控制的天然优势,用户维度的“薄利”反而是企业维度的“暴利”,在规模效应的加持下,互联网公司反倒呈现高毛利高净利的局面。
但现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逝,头部产品的竞争变为用户使用频次和用户时长的争夺。一天只有24小时,腾讯、百度、头条、阿里……不同产品也都变成了同一个维度的竞争者,互联网厮杀越来越像“零和博弈”。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强势的巨无霸比如腾讯、阿里,也要持续地投入资源,让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否则,微信打下的江山,为何想让微视去守?因为最大对手不是IM软件,而是抖音、快手。
其次,互联网从消费领域渗透到产业维度,企业面临转型。
这是被BAT盖棺定论的方向。百度大举进入AI领域,百度CEO李彦宏多次强调,AI不是互联网的分支,而是替代者,科技行业需要从互联网时代进入AI时代。腾讯CEO马化腾和阿里董事局主席没有这么激进,但也认同了互联网下半场的理论——马化腾定义为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马云则抛弃了电子商务,全面拥抱新零售、新制造……
转型成为必然,投入也就成为必须,不管是投资还是研发,BAT都需要拿出不菲的现金去豪赌未来,短时间内甚至看不到营收,更别说利润。从财报上看,百度的无人驾驶、腾讯的云计算、阿里的新零售都是亏损性项目。
最后,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融合不仅是财务模型(支出和产出)的转变,也意味着互联网商业模式所依赖的供给关系的转变。
仍以BAT为例,占大头的是广告营收,三巨头这方面每年拿下2500亿元的收入,相当一部分的广告主是传统企业。以往,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各司其职,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企业,乐于做营销平台,传统企业找不到用户,乐于献出这部分营销支出。
但现在,互联网不只是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传统企业也能依赖微信、微博的通用功能触达用户,而不是盲目地付费营销。而一旦支付费用,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服务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产品营销,还希望改善运维效率甚至生产效率。
从这一点看,与其说互联网企业主动拥抱B端生意,倒不如说在经济转型趋势下产业链双方不约而同达成的新默契。
新默契,当然也意味着新的角力场,新的财富分配模式。规则未定的过渡期,纯互联网企业进入薄利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