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实用的估值系统
笔者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长时间地寻找每个个股的安全边际,究竟这个股票现在的价格与它的价值相比是怎么样一个状态?是太高了?高了?还是低了?
为此,笔者也大量研究过各种估值系统,但总是不得要领。要么太复杂,要么不靠谱!
而这个问题又必须解决,要不然辛辛苦苦分析基本面找到一个好公司,行业不错,各项指标都很好,公司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却还是不敢买,因为无法判断现在的价格是不是适合买入,有没有很好的安全边际。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我是一个偏悲观的投资者,不太容易相信很多公司的报表。市盈率的估值方法太看重每股收益这一个指标,而这个指标的变动会极大地影响该股票的估值。相对于市盈率估值,我更愿意相信市净率的估值,毕竟每股净资产的变动不会太大,相对稳定可依赖。于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将每股净资产与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加起来,这才终于解决了我的估值问题。使用了这么多年,个人觉得非常靠谱!
以上3项的值加起来等于什么呢?
笔者给这3个指标相加的值取了一个名字:基本价值!即该股票目前的基本价值。
这3项内容都与该公司的现有价值有深刻关系。每股净资产就不用说了,未分配利润与资本公积金都反映该公司资金面留存的情况,与公司未来持久、健康地发展休戚相关,而且这几个指标都是以年为单位变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且不容易造假。
所以,笔者就把这3项指标值加起来与公司现在的股价相比较,如果股价在此值的3信以内就是安全的,超过3倍就绝对不参与操作(牛市按图形操作时除外)。当然,偏离度越小越好。
这就是我基于基本价值对个股的股价安全边际的判断。
这个值也成为笔者简单实用的估值系统。
当然,这个值没有严格的会计学意义,在会计原理中,后两者包含在每股净资产中。这也不符合学院派的精确定义,但对我来说,那些精确定义没有太多意义。这只是笔者根据多年实际操作经验,自创的一个简单实用的估值系统。
我师傅2007年的时候跟我说:如果每天的涨停板家数达到总股票数的10%,那就说明股市已经严重发烧,离场的时候也就到了。那段时间,我每天在收盘后都要统计当天的涨停板家数,可惜笔记本在后来搬家时遗失了,但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的涨停板家数是164家(当时总股票家数是1400多家),我们就开始撤退。因为这个指标,我们逃过了顶部的大劫难!10%有什么精确的道理吗?这只是师傅多年在股市实际操作经验的总结而已!”
这和笔者的估值系统-样,仅是自已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最简单直接的指标。既人不得科班出身的分析师的法眼,也不符合精确的会计规则的定义,只是散户在这个市场中生存的一个概念值而已。
所以,笔者的自选股都是自认为在安全范围以内的股票。还是以中山公用(000685)为例说明,截至2016年3月31日:
每股净资产:7.35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4.06元
每股资本公积金:1.41元
总计:12.82元
2016年5月30日,股价是:10.26元。
这个票还有什么风险?类似这样的股票找好买点买进去就是捡钱,无忧无虑。股价跌也罢涨也罢,都会泰然处之,没有任何值得担心的地方。无非就是多拿点时间而已!
有关估值系统的建立,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但一定要有,有总比没有强。
越简单的估值系统越好用。写过程序的朋友都知道,写程序有个最重要的观念:简单可依赖(simpleandreliable)。越简单就越是可以信赖。
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估值系统,请建立一个。
如果没有,怎么知道一只股票的估值?相对于现在的价格,股价是被高估,严重高估,还是被低估?都无从判断。如此买进,岂不是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涨也怕跌也怕?类似于古诗中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状态?
要知道每一只严重高估的股票都是我们散户的陷阱,一旦中招,轻则掉肉,重则伤筋动骨,断胳膊断腿,身受重创。举例说明一下:
图1-3上海钢联(300226)K线截图
图1-3是2015年3月到2016年8月上海钢联(300226)的K线截图。这个票当初站上130元盘整的时候,有个网上的朋友问我这个票,我研究了一下,叫他赶紧逢高走掉,永远不再进去。尽管后来创出了157元的新高,但看看现在的股价,简直是惨不忍睹。当初如果130元没有出来,到现在亏损就很大了。
当初判断的依据就是笔者的估值系统:
依据该公司2014年的年报:
每股净资产:2.84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0.69元
每股资本公积金:1.03元
总计:4.56元
当时的股价已经达到130元,仅是凭借一个钢铁电商平台的概念炒作,而概念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所以,落袋为安是不二的选择。
再比如:长亮科技,笔者多次与朋友们讨论过这只票,当时我判断该股会让很多散户一贫如洗,缺胳膊断腿。
图1-4长亮科技(300348)K线截图
图1-4是长亮科技(300348)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的K线截图。我曾经多次用来作为反面教材的股票之一,如果在高位买了这个票,怎么都不能翻身。这就是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炒上去的。
依据该公司2014年的年报:
每股净资产:8.57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2.18元
每股资本公积金:6.38元
总计:17.13元
由图可见,当时最高的股价可是到了451元!
笔者多年没有受伤就是得益于自己的估值系统。反正被严重高估的股票本人一概不参与,我不想挣这种钱,我也不敢挣,刀口舔血的事情不能做。
当然,笔者的估值方法只是自已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不同于任何传统的估值方法。
接下来也简要地介绍一下股市中流行的一些估值方法,以便大家参考这些方法,形成自己的估值系统。
1.最流行,也是各大专业机构常用的市盈率估值方法。
股票有三个关于市盈率的数值:第一个是最近四个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静态市盈率。第I个是最近一个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静态市盈率。第三个是根据机构预估来年业绩所计算的动态市盈率。
市盈率公式=股价/每股收益。
简称P/E,即Price/earning的缩写。
由于每个公司发展状况的不同,市盈率倍数的容忍度有所不同。还是以中山公用为例说明:
2014年公司的每股收益是0.96元,截至2016年5月30日的股价是,10.26元。
市盈率=10.26/0.96=10.68(倍)
也就是说该公司现在的静态市盈率是10.68倍。
那这个值是高还是低呢?很多股评家认为低了,应当给25倍的市盈率,与之对应,股价应当到24元。也有的股评家认为还低了,应当给40倍的市盈率,股价应当到38元比较合理,低于这个价格就是被低估。
这就是主流的P/E估值法,自然有其道理,不然不会成为最主流的估值法。但这个倍数也仅仅只是估计,究竟多少倍比较合适也包含分析师的人为判断。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经营状况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也是股评家们每每预测落空,沦为笑柄的主要原因。
由于散户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进行实地调研,作出综合判断。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简明靠谱、可操作的估值办法。
2.另一个应用广泛的估值方法是市净率估值方法。
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
公司净资产就是总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给股东的资产。
市净率越高,通常表明公司净资产潜在价值越大,也表明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溢价来购买这笔净资产。
市净率倍数越低,通常说明公司净资产吸引力较差。
所以,市净率估值法的关键是对净资产真实价值的把握。与其他相对估值法一样,市净率的合理倍数也可以参考历史平均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得到。
在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净率倍数后,再乘以每股净资产,就可以得出市净率估值法对应的公司股票价格。如果高于市价,说明公司股票可能被低估,可以买入;如果低于市价,则为高估。
市净率并不像市盈率那样被普遍用于给股票定价,而是有自己的适用行业,只有资产规模庞大的公司,如钢铁、化工、银行、航空、航运等行业的公司,用市净率估值才有意义。
当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增长,以及公司因发行新股扩大股本规模就会降低市净率,使估值看上去非常诱人。
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投资人觉得市盈率不能准确反应股票的基本价值,于是发明了市净率,并通常作为判断基本面好坏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市净率越低越好,如果低于1表明其股价被低估,如果高于2则股价有高估可能。
尽管盘子不够大,我们还是以中山公用(000685)为例:市净率=10.26/7.35=1.39(倍)
该股的市净率是1.39倍。是高估,还是低估,不知道。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可能不同。
除了以上两种主流估值法以外,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估值法,如现金流贴现定价估值法、净资产估值法等等。
当然,还有绝大多数散户所采用,也是最为流行的估值方法——不估值法,或者说是没有估值的方法:
管你值多少钱,看图形像要涨的样子,我买、我买、我买买买!最后就变成,我套、我套、我套套套!
于是割肉,还美其名曰——止损。要么看着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最后望着股价左右不是、欲哭无泪。
所以,归根结底,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已的估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