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体系的混合汇率制度下的缺点有哪些?
牙买加体系的混合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更加频繁、剧烈。如美元汇率在70年代一路下泻,进80年代以后,前五年内上浮36%,而自1985年第二季度起到1987年底的三年内美元汇率又下浮了50%以上,波动幅度之大实属罕见。进人90年代,美元汇率仍然大起大落,令人捉摸不定。汇率剧烈被动增加了汇率风险,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都形成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无力预侧和影响汇率的走向,对汇率波动的防范能力也较弱,受到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另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不再受国际收支的纪律约束,一些具有膨胀倾向的政府可以大胆地膨胀国内经济,而让货币汇率去承受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汇率的下跌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因而比较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汇率可以比较容易地向下浮动,所以容易引起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再者,牙买加体系下,各国政府并不完全听任货币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仍会多多少少地对汇率走势施加影响,使之出现有利变动。也就是说,在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实行的是“肮脏浮动”或“管理浮动”,这种浮动汇率制度并没有隔绝外部经济的冲击,外部经济的变动不仅作用于汇率的波动上,它仍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不难看出,浮动汇率制度仍未摆脱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政策无法独立操作的困扰。
最后,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仍不健全。牙买加体系可以采用的汇率机制、利率机制等国际金融市场调节及国际金融组织调节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从而无法全面改善国际收支。自1973年以来,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日趋严重。一些逆差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借外俊来缓解,有的国家甚至成为重债国,一有经济发展不利,极易发生债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逆差国往往不得不诉诸国际货币制度以外的力量,如实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来强制国际收支。而这对世界经济增长是极为有害的。